首頁//Reader's Digest Chinese edition 讀者文摘中文版/December 2023 / January 2024/本期
Reader's Digest Chinese edition 讀者文摘中文版|December 2023 / January 2024編者的話探險需要孤注一擲的勇氣,這點在本月紀實文學精選〈康提基號遠洋冒險〉(第90頁)中精彩地展現了出來。今年6月,探索鐵達尼號殘骸的潛水器最終石沉大海,讓人見識到勇氣的代價。儘管冒生命危險,幾個世紀以來,人們一直渴望探索未知。文中自然科學家索爾.海爾達划著一艘名為「康提基號」的木筏,希望測試一個古老的遷徙理論,他的事蹟同樣不可思議,卻又振奮人心。 新年將至,所以也別錯過應景的〈煙火13事〉(第54頁),文中介紹受人喜愛的煙火的有趣知識,它們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音樂是良藥〉(第18頁)探討音樂對病患的神奇療效。此外,〈尋找聖誕老公公〉(第78頁)還帶領大家到芬蘭偏遠小鎮, 體驗喜歡發禮物、人見人愛的聖誕老公公「真正」的家。 《讀者文摘》祝各位耶誕快樂、新年快樂!…1 分鐘
Reader's Digest Chinese edition 讀者文摘中文版|December 2023 / January 2024Reader's Digest Chinese edition編輯部 亞太區總編輯 Louise Waterson 藝術設計 李少芬 Annie Li 電話 +886 2 7736 7396 傳真 +886 2 7736 7388 電郵 chrdeditor@readersdigest.com.au 廣告部 亞太區集團廣告及零售銷售總監 Sheron White 手機 + 61 421 897 140 電郵 sheron.white@readersdigest.com.au 台灣地區 可凱旋數位科技有限公司 曹富生 電話 +886 3 357 5000 手機 +886 935 833 866 電郵 atsao@triumphal.com.tw 香港地區 Rebecca Zhang 手機 + 61 431 279 228 電郵 rebecca.zhang@readersdigest.com.au 新加坡 Sheron White 手機 + 61 421 897 140 電郵 sheron.white@readersdigest.com.au 馬來西亞 Sheron White 手機 + 61 421 897 140 電郵 sheron.white@readersdigest.com.au 菲律賓 Maricarl Garcia 電話 +63 939 9248158 電郵 maricarl.garcia@readersdigest.asia 訂閱業務總代理 台灣地區 台時亞洲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區總代理) 電話 +886 2 2749 1668 香港地區 馬己仙國際(亞洲) 有限公司 電話 +852 3628 6000 馬來西亞 Worldwide Magazine Services Sdn Bhd 電話 +603 9172 5555…1 分鐘
Reader's Digest Chinese edition 讀者文摘中文版|December 2023 / January 2024寰宇醫聞乳癌手術並非絕對必要 對化療反應良好的乳癌患者,現在或許根本不用動手術,因為經過改良的藥物已經產生非常好的療效, 有時甚至可以根除癌症。 比方說,在《刺胳針腫瘤學》(Lancet Oncology)期刊上發表的一項報告顯示,在德州做的一項試驗,發現50名患有早期HER2陽性或三陰性乳癌的女性中,有31人在化療後沒有癌症跡象。所以這些患者沒有進手術室,而是接受了放射治療,且兩年後,她們的癌症都沒有復發。 雖然還需要進行更大規模的試驗來證明,但這個小型試驗顯示, 不做手術的可行性,比以前認為的要大。 發酵食品或可減輕壓力 存在腸道中的數萬億個細菌會影響消化系統與大腦的溝通方式,這個事實促使愛爾蘭科克大學(University College Cork)的科學家研究,我們的飲食習慣是否會影響心理健康。 他們最近在《分子精神病學》(Molecular Psychiatry)期刊上發表的一項研究報告顯示,有半數研究對象接受健康飲食建議,並以食物金字塔作為飲食指南。另外半數採取包括高纖、穀物和豆類的飲食,並且每天吃兩到三份發酵食品,如酸菜或發酵乳。四週後,後者感覺壓力減輕了,腸道微生物產生的化學物質的量也比較低(這些化學物質已知與心理健康有關)。 阿茲海默症的血液檢驗 有認知問題時,醫師可以為患者做正子斷層掃描或脊髓穿刺,檢查大腦有沒有β類澱粉蛋白堆積的情況。β類澱粉蛋白斑塊是阿茲海默症的徵兆之一。 但最近在《神經學》(Neurology)期刊發表的一項國際研究證實, 一種檢驗血液中β類澱粉蛋白含量的新方法, 準確度雖然略低,但是速度較快、較便宜,而且無輻射。這種驗血的方法已在美國和歐洲推出。…1 分鐘
Reader's Digest Chinese edition 讀者文摘中文版|December 2023 / January 2024音樂是良藥時至今日,莎拉.蘿絲.布萊克(Sarah Rose Black) 仍會想起一位病人。2019 年,多倫多的瑪格麗特公主癌症中心(Princess Margaret Cancer Centre)安寧病房的護理小組,問她能不能幫助一名住院約一週的患者。這名男患者在苦苦掙扎,不願與工作人員合作,也不肯參加任何活動。「他們告訴我:『他對我們很不客氣,脾氣又暴躁,不知道你有沒有什麼辦法。』」 音樂療法可以根據病人當天的需要而量身訂製。 布萊克既非醫師,也不是護理師。自2013年以來,她擔任瑪格麗特公主癌症中心的專職音樂治療師,對病人有重要的作用。隨便哪一天,她可能要見一個為即將動手術而焦慮的患者,還有另一個正接受化療而需要放鬆片刻的患者。或者, 就像安寧病房的那位男子,可能是一個還不知道自己需要她的人。 於是,在寒冷的星期三下午,布萊克走向這位患者的病房,做了自我介紹。她問說自己是否可以坐下,並提議要彈奏一些音樂。為了說服他, 她說:「若是你不喜歡,可以直接叫我離開。」 在她一番苦口婆心的勸說之下, 這位70多歲的肺癌患者說出幾位他喜歡的古典音樂作曲家,然後轉頭望向窗外。當她開始用可攜式電子琴,彈奏他最喜歡的一首巴哈作品時,他身上出現了變化。他張開雙臂,轉向布萊克,哭了起來。 她停止演奏。「你想要我繼續彈下去嗎?」她問。 「當然,」他流著淚說。「音樂彷彿能觸及其他東西都到不了的地方,」布萊克回憶道。「後來他告訴我,他心裡憋了太多東西,什麼都說不出來─但在音樂出現的時刻, 感覺就像是個擁抱。」 曾經在收音機恰好傳來自己最喜歡的歌曲時感受到喜悅火花的人,或者曾經與抒發心聲的歌手一起流淚的人,會理解音樂引起的那種情感共鳴。而現在,越來越多的科學證據顯示,音樂也可以成為良藥。 加拿大麥吉爾大學(McGill University)的心理學家和神經科學家丹尼爾.雷維汀(Daniel Levitin)對400篇探討音樂的神經化學的論文進行了回顧性研究,發現彈奏和聆聽音樂對身心健康有明顯的好處,包括增強免疫系統和減輕壓力。 2007年,西班牙一組研究人員做的研究發現,手術前聽音樂在減輕術前焦慮方面的效果,與服用二氮平(diazepam)不相上下。這項發現很重要,因為重大手術前的焦慮會影響術後疼痛情形和復原時間長短。2018年,另一項西班牙研究在巴塞隆納的德爾瑪醫院(Hospital del Mar)安寧病房進行,發現參加音樂治療計畫的患者,不但疲勞、焦慮、呼吸困難顯著減少,健康的感受也有所提升。 就連大型醫療研究機構,也廣泛接受音樂療法。2019年,美國的國家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挹注兩千萬美元經費, 支持音樂療法和神經科學方面的研究計畫。 音樂治療的療程,可以根據病人在某一天的需求而特別設計。對於也會唱歌的布萊克來說,這不免要用到她隨身攜帶的一車樂器(「我基本上就是一人樂團,」她開玩笑說)。除了鍵盤之外,為了營造節奏和質感,她還有其他樂器,例如:吉他、鈴鼓、頌缽等。她也帶著錄音設備,以及提供歌詞的iPad。 病人若喜歡古典樂,她就演奏古典樂,也有可能是民謠或爵士樂。她在一位男患者的安樂死過程中,演奏了一首巴布.馬利(Bob Marley)的樂曲。「有位女患者不會說英語,但是她教我唱一首波斯語民歌,我們進行了美好的交流,」布萊克說。「她唱一句歌詞,我跟著唱,然後我們一起唱這首動聽的歌。」 她對待患者很溫柔。「我會說得非常清楚,參與這件事不需要具備音樂的經驗或訓練,」她說。「如果我問『你喜歡什麼樣的音樂?』,這個問題可能很難回答。所以我會問, 他們想有什麼樣的感覺,這個問題比較容易回答。」 如果目標是控制疼痛,布萊克可能會讓演奏的速度配合患者的呼吸,然後逐漸放慢音樂的速度。這個稱為「同步」(entrainment) 的過程,有助於減緩呼吸,發揮鎮靜作用。 或者,某個療程可能是為了幫助病人處理自己正在經歷的事情所產生的情緒,甚至有可能是幫病人拉近與他們共度難關的親人之間的距離。「有時患者會說:『我現在有很強烈的感受,難以描述。』」她說。 「我們從許多極好的大腦研究得知,音樂可以喚起記憶,觸及大腦的某些區域,這是其他媒介無法做到的。」 卡蘿.卡梅倫(Carol Cameron) 每週會從威斯康辛州麥迪森的家中,登入視訊軟體Z o om一次,在音樂治療師傑森.阿姆斯壯.貝克(Jason Armstrong Baker)的帶領下,和其他十幾人一起練習打鼓,有時按照貝克為他們制定的獨特節奏拍手,有時則是在自己的身體上拍打節秦。 和所有參加這個活動的人一樣,71歲的卡梅倫患有帕金森症,而這個名為「RX 4節奏」的鼓圈課,是為了幫助她加強協調能力而設計的。「我的左半邊身體會顫抖,所以用左手學習很困難,」她提到。「但保持這種規律的節奏真的很好,給人一種克服問題的感覺。」 RX 4節奏是一種課程,由巴爾的摩的約翰霍普金斯音樂與醫學中心(Johns Hopkins Centre for Music and Medicine)提供。這個研究機構是亞歷山大.潘特利亞特(Alexander Pantelyat)醫師的心血結晶。他是一位小提琴手,曾經是費城的賓州交響樂團(Penn Symphony Orchestra)的團員,如今則是神經科醫師,專門治療帕金森氏症和亨丁頓氏舞蹈症(Huntington's disease)等運動障礙。潘特利亞特解釋,這個中心提供音樂治療等服務,將音樂帶入「精準醫療」的領域。 這種療法用於運動障礙,是相對較新的應用。音樂療法從前的主要領域在癌症治療。「腫瘤學和癌症研究領域發生了一場革命,有更多的人被治癒,而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歸功於一種非常有針對性、真正為患者量身訂做的精準治療,」他說明。「只要聽音樂,就能同時啟動大腦的許多區域。」 研究指出,音樂可以觸發記憶,觸動大腦中其他媒介無法觸及的部分。 他補充說,音樂醫學領域有一種看法,就是可以利用一個人真心喜歡的音樂,也就是那些從文化、個人或生命史層面唱入他們心裡的音樂,來量身訂製介入措施。 音樂和醫學中心進行一項研究(稱為Parkinsonics,帕金聲學), 追蹤帕金森氏症患者組成的合唱團,以了解唱歌如何影響病人說話的聲音。在12週後,團員說話的聲音明顯增強(隨著帕金森氏症的發展,患者說話的聲音通常會減弱)。與此同時,2015年針對R X 4節奏鼓圈的研究顯示,帕金森氏症患者進行六週的打鼓練習後,行走能力有所改善。 音樂和醫學中心的規畫藍圖,是繼續贊助這些以音樂為導向的團體,儘管研究已經結束。「參與帕金森聲學研究的病人告訴我們,研究結束後,他們不想停止唱歌,」潘特利亞特說。中心現在提供經費,聘請一名專業的合唱團指導老師、一名音樂治療師和一名社會工作者, 幫助合唱團成員繼續上課,他們在疫情期間透過Zoom視訊上課。 雖然音樂和醫學中心的音樂療程確實有治療目標,例如:加強協調能力,或者管理焦慮的呼吸技巧,但這些團體也有社群營造的成分。凱莉.德夫林(Kerry Devlin)是中心的資深音樂治療師,經營一個線上互助小組,支持各種神經疾病的患者,以及照顧他們的同伴(在患者生活中扶持他們度過難關的人,通常是他們最親近的人)。 德夫林提到:「有些人可能會出現嚴重的症狀,比如口頭交流能力下降。」她指出,音樂有時可以協助患者重新找回反應的能力。「我很榮幸能和大家一起創作音樂,而且他們會在突然之間想出新的詞,當下就變成美妙的即興表演時刻,有一個照顧者說:『我從來沒有見過這種情況。』」 她說,見證一個人在某一刻重新找到自己,而這種轉變的媒介是一首歌,這是很有感染力的事。 德夫林做的大部分工作,是幫助患者感覺自己不僅僅是醫療系統中的齒輪。「當然,他們想要來獲得藥物和治療,但他們也是人,」她說。「當我們思考全人照護時,重要的是為患者提供機會,讓他們真正了解確診對生活的衝擊。」 音樂對於幫助病童也有深遠的影響。露絲.亨斯頓(Ruth Hunston) 是倫敦的大奧蒙德街醫院(Great Ormond Street Hospital)「玩樂科」的音樂治療師。這是英國最古老的兒童醫院,每年看的患者超過69,000人。 亨斯頓說:「孩子在醫院時,他們的世界會縮小許多。」她在2019年推出計畫,有助於讓小病人重新獲得一些掌控感。「他們身上和周遭發生了很多事情,但這項計畫讓他們能夠自己創造一些東西。」 亨斯頓指出,在小兒科照護病房住久了,也會影響兒童的發育。有鑑於此,她大部分的課程都是為了幫助他們進步而設計的。「有很多嬰兒是為了敲鼓,才第一次坐起來,因為他們想要玩的動力很強,」她說。「或者,嬰兒會因為我唱歌給他們聽,而開始發出聲音,他們想要聽更多歌。」 家長也成為治療過程的一部分。「待在醫院裡不容易,把孩子留在那裡也不容易,」她說。 「真正可愛的情景是,當你開始彈奏音樂時,孩子會邀爸媽加入。每個人彼此之間都有這種美好的互動,有時候我可以退後一步,只看著他們玩─看著他們真正的開懷大笑,玩得開心。」 位在安大略省漢米頓的鮑勃.肯普醫師安寧醫院(Dr Bob Kemp Hospice),音樂療法已經成為在院臨終照護的一部分。「安寧緩和療護與某人臨終無關,」該院的兒童安寧照護計畫主任道格.馬蒂納(Doug Mattina)認為。「而是為了帶來最多快樂。不僅為了病人,也為受到影響的人提供全方位照護。」 父親在安寧醫院度過最後的日子時,馬蒂納也親身體驗了音樂治療課,「我記得,音樂治療師問我父親:『比爾,我們今天是什麼心情?』接著說,今天該跳舞了。」 這段經歷深深打動馬蒂納,所以他辭去外交部的工作,到這家安寧醫院做全職工作。「儘管我父親那時狀況很不好,我們知道只剩下幾天或幾個小時了,但是我、妹妹、哥哥、媽媽,還是會圍在他床邊跳舞。爸爸最喜歡的歌曲是〈拉斯普丁〉(Rasputin),要求我們在他鼓掌時把腿踢得高高的。有時候,他會在我們跳舞時睡著。」 莎拉.克林克(Sara Klinck)負責這家安寧醫院的音樂治療專案,她可能會在病人的床邊,即興創作一首應答輪唱的歌曲,幫助他們敞開心扉,講出自己當天的感受,或者協助院民寫一首歌,留給家屬做紀念。 「我們可能還會重溫對院民和家屬具有個人意義的歌曲,作為彼此交流情感的一種方式,」她說。「當探訪者和家屬加入時,感覺就像一個合唱團。對有些人來說,有些話說不出口,但是唱出來會比較容易。」 這也可能意味著,讓患者在去世之前完成一項人生目標,就像克林克為一位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俗稱漸凍人)末期患者做的事情。「他的雙手能做的動作非常有限, 但是他一直想彈吉他,」她說。 克林克把吉它帶來,放在臥床病人的腿上。「他能夠把手放在琴弦上,並撥動琴弦,我還要不時移動吉他。」他的家人認為,這段體驗音樂的經歷,對他意義重大。 找到這些時刻,是熟練的治療師的角色,但是正如莎拉.布萊克所說,人們一生都與音樂有所共鳴,她只是在他們最需要的時候,幫助他們再次接觸到音樂。 「我們有心跳,所以身體裡有一面鼓;我們天生就是音樂人,」她說。她回想起一位患者,微微一笑, 那是一位30多歲的腦癌末期病人。 「他說:『我有很多朋友,他們人都很好,但他們無法真正了解這裡發生的事。』」她說。「他告訴我,音樂就像一個『懂他』的朋友。」…1 分鐘
Reader's Digest Chinese edition 讀者文摘中文版|December 2023 / January 2024浮世繪日行一善 外子看到有隻狗在家門口跑來跑去,抱怨說:「鄰居的狗又偷溜出來了。」 他出門費了好一番工夫,才把這隻沒戴項圈的狗放上車,載回前面不遠的鄰居家。十分鐘後他回到家,為今天的日行一善得意不已。他說鄰居不在家,他把狗放在花園一處安全的地方。 當天稍晚,我們聽到有人敲門, 原來鄰居來通知我們,說他們院子裡有隻陌生的狗,而他們的狗正安全地待在屋內! Leah Rottier 杯弓蛇影 去年我們去度假,待在一個有葡萄園和果園的好地方,回家後,我們把東西從露營車上卸下,在經過其中一個袋子時,我聽到嘶嘶的聲音。 聽說果園裡有蛇,我嚇得跑去找外子。他過來一探究竟,發現嘶嘶聲很穩定。蛇沒辦法叫這麼久。於是他翻找袋子,這才發現有個噴罐被涼鞋壓到了。 Dawn Farber 天氣愈來愈暖和,小孩子終於可以到戶外邊呼吸新鮮空氣邊滑手機了。 @RodLacroix 家長專用搖籃曲:「拜託大雨不要走,球賽就能遠離我!」 @ksujulie 我一方面很高興夏天來了,另一方面又不想看到那麼多人穿短褲。 @juliussharpe…1 分鐘
Reader's Digest Chinese edition 讀者文摘中文版|December 2023 / January 2024開懷篇「房東來了。」 病人百態 五名外科醫生討論哪類病人最好。 醫生甲:「會計師病人最好動手術了,他們每個器官都有編號。」 醫生乙:「才不,圖書館員最好,他們每個器官都照字母順序排列。」 醫生丙:「應該是電工吧!他們每個器官都編了顏色!」 醫生丁:「我比較喜歡律師,因為他們沒心沒肺。」 靜靜聽著大家討論的第五位醫生開口了:「我喜歡工程師。手術後如果不小心留下了幾個零件, 他們絕對能夠諒解。」 news.amomama.com 貓狗之分 收養流浪狗和收養流浪貓的過程大異其趣,狗主人會說:「我準備了好幾個月,先是申請、然後家庭檢查、跟著試養─ 最後流浪狗選擇了我!」 貓主人則說:「我在垃圾桶旁找到牠。」 @DANIELLEWEISBER…1 分鐘
Reader's Digest Chinese edition 讀者文摘中文版|December 2023 / January 2024各行各業「人工智慧越聰明,越不想做我們的工作。」 漢堡先生 我在大型政府機構上班,服務台或行政同仁偶爾會寄公告給大家,我的同事有一次以為是回信給我,直接寫說:「喂,午餐要不要吃漢堡?」 結果有一萬多人收到他的信,以後很多人每次見到他都要糗他一頓。 TravelLove88, metro.co.uk 美好狗生 不知為何,我突然想到前男友被知名製片人雇用擔任狗褓姆的事。 有一次他帶我一起去照顧狗, 我很驚訝公寓看起來很漂亮,卻也相當實用。 後來我們才發現,這是那隻狗的專屬公寓。 @melissapetro 請勿回覆 對著電子郵件大聲說「少來煩我!」我大概不是第一人吧! @ashleyn1cole…1 分鐘
Reader's Digest Chinese edition 讀者文摘中文版|December 2023 / January 2024期待很值得摘自 THE NEW YORK TIMES 愛兒.皮爾斯(Alle Pierce) 很懂得如何規畫假期。她行前幾個月就瘋狂使用Google,做了一張精美的試算表,欄位中填滿她想親手做、親眼見的事物。她仔細檢視過每一間打算去的餐廳的菜單,手機的鎖定畫面正是目的地的相片, 還下載了倒數計時的應用軟體。 皮爾斯說:「旅行讓人興奮的,是出遊前的那份期待感。」她是豪華旅遊公司「女子海外假期」(Gals Abroad Getaways)的創辦人,專門為女性規畫旅行團。專家表示,她說的八九不離十。許多研究顯示,有一些讓你期待的事物,可以促進正向情緒,並且減輕壓力。 「想像未來的美好事物,可以讓我們當下的感覺更美好,」賽門.A. 雷戈(Simon A. Rego)說道。「而且不僅可以增加動機、樂觀與耐心, 也比較不會輕易動怒。」雷戈是紐約市布隆克斯區的蒙特費爾醫學中心(Montefiore Medical Center)與阿爾伯特.愛因斯坦醫學院(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的心理科主任。 當然,我們不可能每次心情需要提振一下的時候就去訂機票。但是,有些方法可以發揮期待感的力量,並把這種力量融入你的日常生活。 有盼頭能讓你心情愉悅。 許多讓你興奮的小事 社會心理學家凱莉. L.懷蘭德(Carrie L. Wyland)表示,期待一件件開心的小事, 把獲得的愉悅感加總起來,就和期待一件大事一樣。「每天睡前寫下一件你對明天感到期待的事情,」她說。「也許是看本新書、嘗嘗糕點,或是預計送來的一件包裹。」 研究期待感的心理學教授克里斯蒂安.E.沃爾(Christian E. Waugh)提到,累積這些微小期待感,就算不是中樂透頭獎,最終仍會享有好處。「此外,如果期待的那件事離你越近,這種肯定會發生的感覺更強,」他說。「與6個月後的長假相比,你更能掌控今晚的小聚會。」 與未來的自我產生連結 研究顯示,感覺自己走在通往未來的道路上,可以為身心健康帶來正向效果,讓你擺脫短視思考。為未來做打算,可能有助你將健康視為第一,甚至讓你做出更符合道德的行為。 儘管做白日夢想像未來的自己挺有趣,但築夢踏實的步驟可能令人生畏,雷戈提到,那就從釐清生活中最重視的事開始,然後再據此設定目標。 如果你把健康變老當作優先事項,或許你的目標是完成一場5公里的路跑。但是,別等到你覺得有動力,才要邁出第一步。個中要點是, 你朝著目標前進時, 「盡量著重在事後你會體驗到的動力,別想著事前,」雷戈說。 一旦你開始看到進步,事情會變得更容易:你將開始期待做那些讓你更接近未來自我的事情。 考慮小小的犒賞 你如果曾帶孩子打流感疫苗後去吃冰淇淋,就曉得用一件你想做的事情,來為一件你不想做的事情建立期待感的威力有多大。在一項「誘惑綑綁」的研究中,一組受試者拿到儲存了有聲書的iPod,但只能在健身房聽,而另一組受試者則沒拿到, 結果發現前者上健身房完成訓練比後者多了51%。而且還有一點挺激勵人心的,研究結束後,61%的受試者表示願意付費購買僅限健身房使用的有聲書。 研究顯示,比起物質財富,我們更能從期待體驗中獲得快樂。 皮爾斯為了讓人對她帶隊的度假團充滿期待,會在一個月前寄出詳細的打包清單給團員。她表示:「我想到旅行中要穿什麼衣服就覺得非常興奮,就跟旅行本身一樣讓我興奮。」 不過,如果你要面對的是沒那麼令人興奮的事,一件新衣服也會讓你有期待感。 「假設你必須要做一場工作簡報,你覺得很緊張,」她說。「但是如果你有迫不急待想穿上場的新套裝,你就會對簡報有更多期待。」 專注於體驗 多項研究也顯示,我們買東西時體驗到的期待感,帶來的快樂超越真正拿到實體商品。提高期待感,正是慈善拍賣師莉迪亞.費內(Lydia Fenet)交易的重要技巧。比方說, 如果要拍賣與名人共進晚餐的機會,她會設想之後所有可能的結果, 也許你和名人成了好友,也許名人會當上你孩子的教父。 費內說:「準備落槌宣布拍賣品成交時,我會轉向觀衆說,所以,得標的人會和新交到的好朋友喬治. 克隆尼一起享用餐點,你們呢?只能在家裡啃披薩。」 撇開和喬治.克隆尼的晚餐約會不談,你還是可以在某個經驗發生前,充分加大期待感。像是約會之前,挑選一項你覺得有意義的活動,或是你想帶別人去看的地點, 這是約會配對服務「3 天規則」(Three Day Rule)會員副總裁艾瑞卡.卡普蘭(Er i ka Kaplan)的建議。她解釋說:「這樣你會期待兩件事:一是約會本身,再來是把你的小世界介紹給對方,並看看那個人的反應。」 記得,焦慮和期待感為一體兩面 正向期待感的另一面,就是預期性焦慮—沃爾指出,值得一提的是, 兩者經常一起出現。 他說:「焦慮和興奮就像好姊妹。想想你結婚或是生第一個孩子的時候,這兩種情緒根本攪和在一起。」 不過,沃爾補充,「如果你只專心焦慮,忽略了興奮」,才會有負面影響。關鍵在於,認知到你正在著手的事情除了緊張的感覺,也有快樂和正向的部分。沃爾提到,研究顯示, 當你重新評估那些焦慮的事情,找出令人興奮的部分,實際上會讓你感覺好一點。 創造新事物 如果你超想辦派對,可別苦苦等著節日到來,不妨自行創造機會,比如為狗狗舉辦生日派對,或者邀請你家附近的孩子來享用早餐。 無論是派對、犒賞,還是安排晚上的活動,期待感都可以當作一種強大的工具,用來控制我們的情緒。當電視編劇安娜.貝絲.趙(Anna Beth Chao)嘗試去期待自己不愛的事物,像是稍早從洛杉磯開了四天的車回到紐奧良的家,她就用了這個伎倆: 「我基本上是對自己說了一個小故事,裡面填滿各式各樣可能發生的事。如果故事的架構是『好吧,如果你要踏上的是一趟大冒險呢?』, 你會更容易充滿期待。」 THE NEW YORK TIMES (JUNE 7, 2022), © 2022 BY THE NEW YORK TIMES COMPANY…1 分鐘
Reader's Digest Chinese edition 讀者文摘中文版|December 2023 / January 2024為何要買新衣?講到穿衣哲學,我的理念和快時尚恰恰相反,篤信衣服應該穿到衣不蔽體才可以,導致有時候會成為夫妻口角的原因。 「你出門不能穿這件,」我老婆小喬邊說,邊蠕動手指進我T恤的好幾個破洞摳來摳去。 「這是免費的空調,」我回說,然後理直氣壯地走出門。 她也可能說:「隔著牛仔褲,我都能看到你露出的內褲了,這樣出現在大庭廣眾很丟臉。」 我聽了會回說:「是沒錯,不過這條牛仔褲起碼還可以再穿個7、8 次,而且也可以讓其他人眼睛吃吃冰淇淋⋯⋯」 我的靴子更不得了(還是應該說更破爛),兩邊和腳趾的部分逐漸變成「通風的鞋面」。下雨天當然是無法穿出門,但天氣好的話,這雙靴子可是我的最佳旅伴。 對我來說,捨不得丟掉的衣服或鞋子就像一張地圖,刊載著過去的種種遭遇:從樹上掉下來時扯破那件襯衫;到農場幫朋友忙農活時沾到農用化學品的靴子;記載各種減肥成與敗的腰帶上撐開的孔洞。 美國民謠歌手瑪麗.翠萍.卡本特的歌〈這件襯衫〉正捕捉到這樣的心情。歌詞寫道,她穿著這件衣服參加過學校的每一場舞會,搭火車旅行義大利時拿它當枕頭,後來借給愛人,歸還時袖子有了破損。「襯衫舊了,該換新的,」她唱著。「可是我並不願意。」 包括老婆、小孩和同事在內,有些人指責我是小氣鬼,說我要是打開錢包,可能還會有蛾飛出來。直到發現「侘寂」的概念之前,我都順著他們的說法。 這是一種古老的日本美學,透過欣賞破損、歪斜、老舊或其他不完美的事物,讚頌人生的無常。原來,我不僅不是可悲的守財奴,其實還是資深的佛教美學家。 珍惜老舊物品所帶來的喜悅,當然並非只有日本人懂。18世紀的英國國會議員艾德蒙.柏克認為,舊鞋比新鞋穿起來更舒服。美國哲學家梭羅對於「需要穿到新衣服的事」一概不信任。 英國作家安東尼.鮑威爾藉系列小說《隨時光之樂起舞》諷刺在乎時尚過頭的人。小說中有個人物警告另一人:「你如果不小心,下場會跟那些每次都知道穿什麼衣服合宜、也知道要到哪些店購買的人一樣慘。」 既然如此,「買衣服」這件事,何不能免則免呢? 三年前,英國有家男裝企業調查後發現,男人平均每五年才會買新內褲,有些人的內褲甚至穿了超過20年。英國《泰晤士報》援引這家企業的創辦人湯姆.克林區的話, 他說:「內褲這麼重要,但男性同胞們卻如此吝於投資,讓人想到就嘆氣。男人花錢買高級西裝不手軟,但在內褲上省小錢,就好像買了法拉利卻只給它加食用油。」 從克林區這席話中可知,他應該沒意識到,我們這些人之中,可能很多是「侘寂」美學的信徒。 跟這些人一樣,我不但愛穿舊衣服,也喜歡老舊的家具和公事包。為什麼?或許我是為每天早上的那一刻做準備吧:拿著牙刷,往鏡子裡一看,許多人看到的可能是時光無情的摧殘,但我因為有了侘寂的信條,而得以擁抱萬物的無常。 再說,你們知道現在一雙新鞋要多少錢嗎? Sartorially speaking, my philosophy is the opposite of fast fashion. I’m an adherent of wear-it-until-it-falls-off-your-body. Sometimes this brings marital discord. “You are not going out in that,” says my wife, Jocasta, as she inserts a wriggling finger into various holes in my T-shirt. “That’s air-conditioning,” I respond as I defiantly head out the door. Or she’ll say: “I can actually see your underwear through those jeans. You are an outrage to public decency.” To which I reply: “Yes, but I can wear these jeans at least seven or eight more times. And if it gives others a thrill ….” My boots are even better—or should that be worse? “Breathing panels” have…3 分鐘
Reader's Digest Chinese edition 讀者文摘中文版|December 2023 / January 2024歡迎投稿〈我的故事〉 將您真實而感人的個人經歷以1500–2000字分享給讀者,投稿必須為原創且未曾發表的作品。 稿酬:最多$250美元(或等值當地貨幣) 〈聰明動物〉 講述野生或家飼動物的種種奇異故事,篇幅不超過600字。 稿酬:最多$100美元(或等值當地貨幣) 〈讀者回響〉 《讀者文摘》重視與讀者互動,歡迎讀者來信透過〈讀者回響〉分享讀後的感想。對被採用的投稿,我們贈送作者一枝精緻的Pi lot牌筆,以為酬謝。我們期待讀到您的來信。 請註明投稿人的真實姓名、電子郵箱、地址和電話號碼,以及所投欄目。我們可能對投稿進行內容考證、修改和翻譯成其他語文,並刊載於《讀者文摘》及Reader’s Digest各種語文的紙本及網路等媒體。所有投稿一經採用,著作權歸本刊所有。來稿若未被採用,恕不奉覆及退稿。 投稿信箱: chrdeditor@readersdigest.com.au 郵寄地址: 台灣 台北郵政56-7號信箱 香港 香港郵政總局信箱497號(信封上請註明 讀者文摘編輯部「讀者投稿」或「讀者回響」) 傳真號碼: 台灣 +886 2 7736 7388 香港 +852 2569 0370…1 分鐘
Reader's Digest Chinese edition 讀者文摘中文版|December 2023 / January 2024寂靜的園藝之語我的童年大部分時間都是寂靜的。我家跟其他任何家庭一樣,有愛、有歡笑、有生氣、有悲傷,只不過這些情緒都是以無聲的方式來表達的。 一般同住或一起工作的人,因為經常談論事情,聲音總是縈繞耳邊, 但我家不一樣。我是藉由觀看母親如何在她的無聲世界裡工作,一點一滴地學會園藝知識。 我喜歡待在園圃裡,看她的手如何熟練地分株、剝掉泥土,把幼苗植入土裡。當她在園裡剪枝、修整、澆水、除草與挖掘時,不時會用力地移走石頭。這些活兒讓她的手變得很粗糙,上面還有不少割痕、擦傷,但每當握住她的手時,我感受到的是沉穩堅定,而且充滿智慧。 她的手從來不曾停歇,總是在向我示範什麼事該怎麼做。這雙手還曾經對我「說過話」呢─ 有一天,基礎手語突然出現在我們家,但後來又倏地消失了, 因為母親堅持讀唇更為便捷。事實上,我的童年早期都是用讀唇來跟母親進行無聲交談的,那是我和她的主要溝通方式。 我們的菜圃有一半種了巨大的大黃根,有時則是菠菜,在那兒工作的母親會比出口型,對我說出這樣的話,例如:「麻煩你打開水龍頭」,或「你看到蜥蜴了嗎?」。而我要吸引她的注意時,會揮舞著玩具小屋, 如果這招不成,我就會扔一顆小石頭到她身邊的灌木叢裡,這樣她就會抬頭張望了。不過偶爾我會失去準頭,結果把她的草帽給打飛了。 很多時候,她會以非常專注的眼神看著我,不用開口,向我傳達「看仔細了」,或「就是這麼做的」,或「千萬不要碰這種植物」。我們經常這樣度過好幾個小時,全程幾乎沒說一個字,但實際上已經用了多種方式在交談。 我的童年早期, 家裡都是用讀唇的方式安靜對話。 母親的園藝知識一直深深埋藏在我心底,當我和丈夫買下第一個家, 擁有一大片荒蕪的庭院時,那些知識就浮現出來了。我發現自己拿著一根枝條在地裡東戳戳,西挖挖,當然沒什麼用。於是我買了小鏟子,把土壤翻了個遍。泥土給我家的感覺。把手伸進土裡, 涼意透過手套,讓我感覺到土地就是生命,它有生產力,是平靜的,還有,土地永遠無聲。 豌豆乾草捆、堆肥袋、各式各樣的工具、膠鞋和上面有彩繪的灑水壺,開始入住我家門廊一角。丈夫買了把大鏟子給我,於是我把地裡的石塊挖出來,替換成母親教我認識的各種珍寶。 我在住家附近閒逛時,發現自己一看到從別人家籬笆上方探出頭來的植物,馬上就會剪下來,我曉得哪些枝條應該放進水中,哪些應該把莖刮乾淨,然後直接插進土裡。 我知道什麼時候應該給自己的園子澆水,更重要的是,我知道何時不該這麼做。 觀察陽光在白天如何移動,注視那些陰影,知道哪裡又熱又乾,哪些地方從來都見不到光─不知怎的,我就是曉得應該把植物種在哪兒。至於那些貧瘠的死地,只要覆以護蓋物、放進蚯蚓和堆肥後,就會長成一塊饒富生命力的園地。 我把園子種得滿滿的,遵守我心底的信念,也就是母親的園藝信念─選擇你心愛的植物,而非你應該栽種的。 這裡沒有規則,在我的園圃上,我享有完全的自由。然而,不可否認地,這當中有一線邏輯貫穿一切,那是一種能夠滲進土壤、從植物裡生長出來的語言。 在我開始了解這一點時,我也開始明白母親為何要花那麼多時間在她的園子裡。因為那是一處她有能力掌握的地方。 耳聾的她,出生在一個對多元化鮮少包容、而且對失能嚴重汙名化的年代。對她來說,外面的世界是苛刻、無情、而且沒有彈性的,充斥著她難以遵循的規則─而且人們對她的態度也毫無道理可言。 這當中有一線邏輯貫穿一切,那是一種能夠滲進土壤,從植物裡生長出來的語言。 反觀她園子裡的生命語言則是有道理且可包容的。對我來說,這種語言很快就變得豐富和穩定,就和以前對她一樣。在我計畫如何栽種作物時,它悄悄地對我耳語;在我澆水時,它嘰嘰喳喳表示意見;在我耙地、掘土和除草時,它輕輕推我,要我留意。 每一天,隨著這種語言越來越強而有力,栽種的知識從我心底泉湧而出,我發現自己越來越頻繁地聯繫上從前的時光,那是孩童的我與母親在園子裡共處的時光,也是她把知識傳遞給我的時光。 如今,我也擁有一雙傷痕斑斑的園丁之手。我很珍惜這分粗糙。如果運氣夠好,但願將來有一天我的孩子也都能有一雙這樣的手。 作者簡介 Maree Ackehurst一直對語言情有獨鍾。身為圖書館員,她目前正在攻讀應用語言學博士學位。Maree與丈夫和兩個兒子住在一起,她最喜歡的消遣是園藝。…1 分鐘
Reader's Digest Chinese edition 讀者文摘中文版|December 2023 / January 2024如何籠絡脾氣不好的小貓如何讓貓兒愛上你 很多養貓人士都希望貓能跟自己更親暱一點,但有些貓就是不喜歡被人抱起來、摟在懷裡,或撫摸(更不用說坐在飼主大腿上,任人做出這些親暱動作)。當然也有些貓兒天生就喜歡這種關愛。 如果你運氣不好,沒有養到一隻會主動尋求你關愛的貓,那麼要吸引牠從喜歡躲起來,變成願意依偎著你的夥伴,你可能需要一些動力和決心。可能你努力了幾個星期,貓兒仍不會乖乖坐在你腿上, 但起碼你和牠的關係會變好。以下就是能讓你的貓愛上你的7個簡單的步驟。 1. 基本功要做足 要哄得小貓變得與你更親近的第一步,就是要讓牠感受到你的善意: 你要固定提供牠好吃的食物、清潔的飲水、有趣的玩具,以及一個經常保持乾淨的貓砂盆。只要牠心情變好,你也會比較開心;這種彼此都開心的情緒,會持續存在你們的關係中。 要多花時間與你的貓相處,讓牠覺得你不是主人,而是個朋友,不但給牠食物,還會保護牠。如果牠沒有過來打招呼,你就主動一點:你可以走過去(只要牠不是太害羞),慷慨地給予愛心。一旦牠習慣了你為牠做的這一切,可能就會開始爭取你的關愛。 2. 餵食的時候要放入愛心 為貓兒準備食物的時候(或誇張地打開寵物罐頭的時候),可以一邊對貓兒說話。等牠開始吃了,輕輕摸牠幾下。這麼做可以幫助貓兒對撫摸有正面聯想。 3. 要和貓兒玩 與其強迫貓兒不情不願地接受擁抱,不如和牠玩一玩,可以逗牠抓一條線,或是讓牠追逐雷射筆的光點。 4. 試用一點貓薄荷 一小罐的貓薄荷經常就可以誘使膽怯的小貓從躲藏處探出頭來。即便是冷漠的貓兒,受到貓薄荷吸引,也可能會變得友善許多。 5. 慢慢地眨眼睛 使用「慢慢眨眼」的非口語方式,向貓兒表達「我愛你」,效果會比盯著牠看更好;貓兒可能認為直視是一種威脅。 6. 不要追逐貓 別強加愛心給你的貓,比如追著牠跑。這種方式或許對狗有效,但追逐反而常讓膽小的貓兒往另一個方向猛竄,覺得你要加害於牠。還有, 不用我說,你應該知道,不要懲罰或喝斥天性害羞的貓。 7. 給點零食 每次和貓親暱一段時間後,給牠一點零食。讓牠知道,這種表達愛的行為會得到獎賞。…1 分鐘
Reader's Digest Chinese edition 讀者文摘中文版|December 2023 / January 2024瑞士版女偵探瑪波小姐摘自 REPORTAGEN 一名年約65歲的金髮女性走過蘇黎世的高級社區,她打扮得體、身材苗條,穿著深色絎縫外套、黑色牛仔褲、時尚卻低調的運動鞋、不張揚的珠寶配飾和時髦的眼鏡。她並不特別醒目,與她同齡之人往往不太引人注意。 她微笑著瞇起眼看向太陽,臉上流露出一絲滿懷好奇的調皮女孩神情,彷彿是一個因為在捉迷藏遊戲中沒有人能找著她而心滿意足的女孩。她的表情似乎在說,他們最好會發現我!這名女子名叫路薏莎.埃里斯曼(Louisa Erismann),過去六年來都在從事私家偵探的工作,而接續的一週裡,我會陪她一起進行調查工作。 我們一起走過住宅區時,埃里斯曼低聲說:「你能陪我前來真是太好了,兩人一起比較不引人注目,誰會懷疑自己被兩個女人盯上了呢?」 我們正在進行所謂的偵察工作, 即事先察看一處。我是從《跟監指南》(Guide to Sur veillance)和《專業偵探》(Profession : Detective)這兩本書裡學到的。埃里斯曼事前送了我這兩本書,好讓我能為我們這一週的相處做點準備。她建議我合適的衣著鞋履;想當然耳,我也一樣穿著深色衣物。 今日的偵察工作主要涉及一名男子與其女性鄰居之間的爭執。我無法詳細透露此工作或本文提及的其他工作細節,我能說的只有:埃里斯曼受僱來監視此名女鄰居。 埃里斯曼花了約八千歐元,在蘇黎世一所學校完成為期一年的私家偵探職訓課程。接到任務時,她會先研究目標人物的日常生活,再進一步觀察。她會在早上五點、中午與下午跟監,有時監視時間長達15小時。 埃里斯曼在她那輛不起眼的車裡,放了一副望遠鏡、一件夾克、一頂毛帽和一條圍巾,不僅可用來快速偽裝,還能讓她在長時間跟監時保暖。她還在後車廂放了購物袋,以便假裝打開車廂,讓自己看起來彷彿剛從超市回來一般。除此之外, 她的偵探工具包裡還有假髮、替換鞋子、保暖內衣、維他命和香蕉。 她的辦公室裡有跟監方法和鑑識相關的手冊,以及一本《瑞士民法典》(Swiss Civil Code)。埃里斯曼調查時絕不違法,不僅尊重客戶隱私,也尊重調查對象的隱私。「有一次,有個客戶希望我透過鑰匙孔錄影,但這是違法的,所以我拒絕了。跟監工作得當的話,根本無需侵犯他人隱私。」 有一次,她報名參加特百惠(Tupperware)派對,因為派對主人正是她的監視對象。另一次,一名電影製片非常想買某棟豪宅,於是僱用她,最後她循線找到豪宅主人。還有一次,她被派去跟監一名因腳骨折請病假一年多的女性;埃里斯曼在社群媒體上發現了一張對方遛狗的近照。 埃里斯曼手頭上總有數個案子同時進行。最近的案子是有個律師每個月會失蹤一次,但他的妻子不曉得他的去處,後來她發現丈夫有顆威而鋼不見了;於是,她聘請了埃里斯曼來一探究竟。埃里斯曼循著律師的行蹤來到德國,發現他經常出入德國多間飯店, 還在他的車子輪拱發現了一個袋子,裡面裝著鞭子和其他性虐道具。 埃里斯曼負責調查的案子中,的確多半是妻子懷疑丈夫有外遇的富人。她的客戶約有三分之二是女性。埃里斯曼表示:「根據我的經驗,配偶懷疑另一半有問題時,通常不會出錯。」她的職涯當中,只有過一次懷疑伴侶不忠的案子經證實是空穴來風。 埃里斯曼負責偵查和拍照, 然後通報壞消息。 她說:「做妻子的,通常得等到疑慮揮之不去時才採取行動。她們不想相信這件事,有些人甚至是直到患上了性病才發現自己的伴侶出軌。」埃里斯曼的案子通常包括收集不忠的證據,將來用以支持離婚時財務和監護權相關的要求。 埃里斯曼負責偵察工作並拍攝照片,然後傳達壞消息。她的工作涉及的情感介入性質,讓她迅速與客戶建立友好、甚至帶有母性的連結。後來有時她會陪同客戶出庭,不僅是參加離婚聽證會,還有涉嫌跟蹤或強暴的案件。 其中一個案子,一名律師雇用了埃里斯曼,因為他年邁的母親面臨詐騙威脅。一名德國男性連哄帶騙地盜走他母親的心和荷包;她給了他十萬多歐元。律師告訴埃里斯曼, 他察覺自己的母親想更改遺囑,把這名男子納入,他不想袖手旁觀,平白把自己的遺產拱手讓人。 但律師的母親拒絕透露這名疑似騙子的男子身分,因此埃里斯曼跟蹤了他,而且發現他不是第一次從事詐騙:他曾協助過其他富有的長者辦理報稅和金融交易等事宜,取得了他們的信用卡和帳戶資訊。埃里斯曼拍下了此名男子汽車儀錶板上相關對帳單的照片,並將證據轉發給客戶。客戶最終說服了他的母親不要更改遺囑。 埃里斯曼大部分的工作多在車上進行,但她在蘇黎世最昂貴的地段之一塞費爾德(Seefeld)也有一間小辦公室,看來一點也不像那些黑色電影中煙霧繚繞、從歪斜的百葉窗透進微弱光線的偵探社。反之,埃里斯曼的辦公室裡有一張桌子、椅子、電腦、電話、檔案和法律書籍;沒有植物,無個人化裝飾,其中的會議室配有長桌、金屬椅和掛紙白板。埃里斯曼表示:「大家會來找我是因為這裡地點很好,若辦公室在其他不顯眼的地方,就沒人會注意到我。」 成立一人偵探社之前,埃里斯曼在一家德國大型光學集團從事業務工作20年。在此之前,她與當時的丈夫經營一間攝影暨驗光店。埃里斯曼受過攝影訓練,常在活動、公司聚會和婚禮上拍照,善於在拍攝對象展現自己但未注意到她時,近距離觀察、拍攝照片。 多年前, 埃里斯曼尾隨自己的男友。「我無法再信任他」。 後來,兩樁慘痛的人生經驗讓她在大多數人考慮退休的年紀開始從事偵探工作。第一次是12年前,當時埃里斯曼跟蹤自己的男友。她回憶:「因為我不再相信他了,我問過他許多次是否還有別的女人,他總是回答沒有;但從他的表情、回答方式,我看出事情不對勁。我告訴自己: 『無須多問,是時候制定計畫了。』」 於是,在可觀察到她男友家的一片玉米田裡紮營後,埃里斯曼從週六早上開始監視他直到隔日下午,她穿著黑色衣物來偽裝自己,並帶了望遠鏡、相機和記事本。 她深受自己的想法折磨。埃里斯曼說:「懷疑另一半偷吃時的感覺糟透了,這便是為何我能理解女性客戶的感受。你會萌生可怕的自我質疑:我做錯了什麼?為什麼只有我還不夠?」在玉米田裡時,埃里斯曼很糾結:「我心想,自己在這裡做的事並不正大光明,但另一方面,我也想找出答案,哪怕結果可能很糟。」埃里斯曼發現了真相:她的男友確實在和另一個女人約會。 埃里斯曼人生中的第二件大事,是她的么弟40歲時遭到謀殺。她不太喜歡談論這件事,只說她幫助破了案。她和家人懷疑凶手是某個人,認為這是一起買凶殺人案件。這是她調查的唯一一起謀殺案,結果卻成了埃里斯曼的人生轉捩點:她因此想成為一名偵探。 抵達迷宮般的半獨立式住宅區時,我們走向與客戶發生爭執的女鄰居住處。突然間,埃里斯曼低聲說:「有人來了。」我想轉身,但被提醒此舉會讓我們看來十分可疑。一名男子經過,看著我們。我們最不希望的就是讓他起疑心,懷疑我們為何出現在此處,我們大聲談論著買房,聊著要是前門外有個兒童遊戲場的話該有多方便。 接著,我們前往探察女鄰居工作的舊貨店。我先進門,但不太確定我們的計畫為何,埃里斯曼和我認識嗎?目標對象問我是否需要協助; 我告訴她,我想找一件斗篷。當我在店內閒逛時,發現埃里斯曼也假裝是顧客。她戴著一頂亮紅色帽子,在鏡子前假裝擺首弄姿。 埃里斯曼過來告訴我,我應該試穿一下流蘇斗篷。哎呀……原來我們認識!我配合她,立即試穿斗篷。目標人物看了我一下,隨後便忙著接待另一位顧客。這些跟監活動即便有時看來平淡無奇,但有助於埃里斯曼了解案件相關人員。 幾分鐘後,我離開商店,走向汽車,但埃里斯曼揮手示意我走遠。後來她告訴我,永遠不要直接走向自己的車,因為有人可能正盯著你,也許還會注意到車牌號牌。一旦偵探的車子「曝光」,唯一選擇就是換另一輛車。 埃里斯曼愛好表演。在住宅區跟監時,她會帶著牽繩。「若有人問我為何出現在他家附近,我會說自己在尋找走丟的狗。」過去在調查過程中受到威脅後,她便習慣隨身攜帶防身噴霧。 已經六年沒休假的她,又是如何兼顧私生活呢?「我總是忙碌不堪, 哪個男人受得了呢?」埃里斯曼向我展示她手機裡的照片,是她養的貓費里尼(Fellini)和閃電(Flash)。「回家時看見牠們在家就很安心, 牠們的撒嬌和親近讓我忘卻傷痛。人類有時是十分殘忍的。」 如此說來,她對愛情和關係的看法是否因為工作而改變呢?埃里斯曼回答:「沒有。」在涉及伴侶不忠的案子裡,她不喜歡從受害者和加害者的角度來思考。「一段關係的成敗,雙方都有責任。」話雖如此,她仍會花時間安慰客戶、推薦律師並提供實用的建議,比如提醒客戶需要影印丈夫的資產清單紀錄。 第二天,我們又回到埃里斯曼所謂的偵察工作,這次的案子主要是監護權之爭。我們位於巴塞爾(Basel)一處中產階級郊區,有公寓大樓、車庫和鋪設鵝卵石的後院。一名男子僱了埃里斯曼來跟監他的前妻,他宣稱她沒有好好照顧小孩,經常把他們獨自留在家裡。他說,前妻從事清潔工作,卻要求他支付全額贍養費;她還聲稱自己沒有車,但埃里斯曼發現她確實有輛車。 我們在客戶小兒子的學校跟監, 客戶告訴她,孩子的背包上有一隻綠恐龍,埃里斯曼從小孩的背包認出了他。我們跟著男孩來到了他的家門前,他按了門鈴,但無人應門, 所以他穿過街道來到兒童遊戲場, 坐在欄杆上。過了一會兒,母親回來了,和小孩一同進了公寓。 埃里斯曼和我坐在公寓對面的圍牆上假裝交談。約十分鐘後,這對母子出現在陽台。埃里斯曼向我示意,表示母親已經注意到我們了。所以,我們起身走到隔壁大樓的入口, 那邊看不見我們。 埃里斯曼表示:「當我必須躲起來時,有時會感到腎上腺素飆升。」她很得意自己從未在調查案件時被發現。 我們繞遠路回到車上,途中經過了一個公車站,埃里斯曼看到了教學機會便問:「若我在附近跟監但被人發現了,如何是好?」她坐在公車候車亭裡,裝作一副無辜路人的模樣。她回答:「假裝等公車。」有幾次,她不得不跳上公車或電車來掩護自己。 我們回到車上繼續監視客戶前妻的公寓。埃里斯曼檢視了一下附近是否有居民在觀察我們,她說:「躲在窗簾後的老人最危險。」 客戶前妻帶著兩名孩子離開時,埃里斯曼拍了照片並聯繫了客戶。然後,因為我們在一起可能已經被發現了,她決定獨自徒步進行另一輪跟監。她將頭髮紮成馬尾,戴上帽子,並換了另一件夾克。她交代:「他們一回來就打電話通知我。」 我透過車窗往外看。現在是下午1 點45分,下著毛毛雨。一個騎自行車的人經過,兩名男孩經過往兒童遊戲場去了。我凝視著窗上的雨滴,不能看手機,以免錯過任何情況。 但一切再尋常不過,埃里斯曼離開後約15分鐘,她回來打開了車門。我們決定休息並返回蘇黎世。雨天時,大家鮮少活動,此時埃里斯曼通常會做些文書工作,整理報告、照片或檔案等等。 在第二輪監視中,她戴上了帽子,穿上了不同的外套。 當晚,我又翻了一遍偵探手冊,裡面也有廣告,其中之一是有偷拍相機功能和內建麥克風的原子筆;另一則廣告是「搜尋手套」。這些廣告都允諾提供今天下午沒有的那種刺激。 長時間坐在車裡等待、觀察、拍照,隱沒於環境中,毫無私家偵探電影或小說所描繪的一絲刺激感或戲劇性,這就是偵探的日常嗎? 儘管如此,埃里斯曼與著名偵探小說主人翁仍有些共同點:他們都不是墨守成規的人,好奇心引領他們追查真相,這也是她的動力來源。她的生活方式異於常人,而且她對人性深感興趣。身處於一個重視青春美麗、追求出眾的世界,路薏莎.埃里斯曼心底明白,隱居幕後是觀察事物的絕佳位置。 FROM REPORTAGEN (MAY, 2021), © 2021 BY REPORTAGEN…1 分鐘
Reader's Digest Chinese edition 讀者文摘中文版|December 2023 / January 2024雙贏之道摘自 THE NEW YORK TIMES 當尤金妮.喬治(Eugenie George)剛聽到朋友通過了一項財務顧問的考試,她的心頓時一沉。幾個星期之前,她也參加了這項考試,但並未通過,而她需要這張證書才能升遷。 「我內心的那個小孩感覺很不好受,」身為財經撰稿人和教育工作者的尤金妮回想當時的情景。不過,她並未把這種感受悶在心裡。相反地,她打電話給那位朋友。「我告訴她,我沒有考好,承認自己有點嫉妒她,」她說。尤金妮知道,如果能把自己的感覺說出來,就不會那麼難受,但她很驚訝地發現,當這樣做時,她的心態改變了,不僅能替朋友感到高興,自己也很開心。「我恭喜她,並且告訴她,我受到她的激勵,」她說。 為他人的好運感到開心,是社會科學家所稱的freudenfreude。這個名詞源自德文中的freude(喜悅)一字,意思是「樂人之幸」,指的是我們在他人成功時所感受到的欣喜,即使他們的成功和我們並沒有直接的關聯。 凱瑟琳.章伯里斯(Catherine Chambliss)是烏爾辛納斯學院(Ursinus College)的心理學教授,該校位於賓州的科利吉維(Collegeville),她表示,「樂人之幸」的心態就像是社交黏著劑,能讓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更加親密, 也更令人愉悅」。專門研究同理心的哈佛大學教授艾瑞卡.魏斯(Erika Weisz)指出,這種感覺很像是正向的同理心,也就是感受他人正向情緒的能力。2021年,有一項針對正向同理心在日常生活中所扮演角色的研究,發現這種同理心能促使人們做出善意的舉動,比如幫助他人等等。此外,分享別人的喜悅,也能培養心理韌性、提高生活滿意度,並有助於人們在衝突中彼此合作。 然而,儘管「樂人之幸」有許多好處,但要做到並不一定容易。有時候,遭遇失敗可能會讓你非常難受, 使你無法為他人的成功感到高興。章伯里斯表示,如果你生長在認為勝利才可以證明自我價值的家庭, 可能會誤以為別人的成功表示自己不如人。此外,心理健康和整體幸福感等因素,也會影響你分享他人喜悅的能力。 讓自己能夠為他人的成功感到高興,仍然是一項值得努力的目標,而且有一些方法可以助長這樣的感受。 和freudenfreude相對的,是大家比較熟悉的名詞:schadenfreude, 也就是「幸災樂禍」的意思。如果我們能對後者有所認識,或許就更能了解前者。章伯里斯和同仁在2012 年做了一項研究,檢視大學生「樂人之幸」與「幸災樂禍」的情形(其中一部分人有輕微的憂鬱現象)。結果發現,沒有憂鬱現象的學生在「樂人之幸」方面的分數較高,「幸災樂禍」的分數較低。但是,有輕微憂鬱現象的學生比較難以分享他人的喜悅。 「你在心情不好的時候,自然會以負面的態度看待正面的消息,」章伯里斯解釋。 即使人們並不感到難受,但遇到「幸災樂禍」的時刻—例如:電影裡的壞蛋自食惡果,或者自己的勁敵被他人指指點點— 還是可能讓他們感到安慰,並且帶來某種好處。 「幸災樂禍是我們試著處理自己的嫉妒和脆弱感的一種方式,」臨床心理學家艾蜜莉.安赫特(Emily Anhalt)表示,她與夥伴共同創辦了Coa心理健康應用軟體。她認為,這是一種「保護自我的方式」,能夠使人免於痛苦,並強化群體之內的社交連結,例如:球迷們因為對手輸得很慘而一起歡欣鼓舞的時候。 不過,太過耽溺於「幸災樂禍」的心態,可能會有壞處。有一項研究發現,社群媒體上表現出來的「幸災樂禍」,可能會使人們失去同理心,讓他們更不容易同情那些非我族類。另外一項研究也顯示,因別人的不幸而感到欣喜可能會降低人們的自尊心,尤其是在他們拿自己和有成就的人相比較的時候。 我們有沒有可能體驗到更多「樂人之幸」? 「同理心不一定是一種自動反射,」魏斯表示。「往往是需要激勵的過程。」為了幫助人們強化分享他人喜悅的能力,章伯里斯和同仁研發了一套名為「樂人之幸強化訓練」(Freudenfreude Enhancement Training,簡稱FET)的課程,其中包括兩個練習。他們發現那些有憂鬱現象的大學生在做了兩個星期的練習之後,就比較容易有「樂人之幸」的感受,而這也增強了他們的人際關係,並改善心情。 如果你想要享受到「樂人之幸」, 可以嘗試下面這些源自FE T及其他專家建議的方法。 想喚起為他人高興的感覺,有一個方法是問問題。章伯里斯和團隊稱這項練習為shoy(sharingjoy,也就是「分享喜悅」的意思)。首先,你可以請那個有好消息的人談論自己的經驗。根據加州大學河濱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Riverside)的心理學教授索妮亞.柳波莫斯基(Sonja Lyubomirsky)所做的一項研究, 即使你心不在焉,但當你真心努力去參與一個正向的活動時,可能會產生快樂的感受。因此,當你和朋友交談時,務必要和他們的眼神接觸,並注意聆聽。這應該會使你有繼續前進的動機,並讓你感覺自己的努力會有成果。 將個人的成功視為一種集體努力 「為他人開心時,他們的喜悅會成為我們的喜悅,」心理學家瑪莉莎.佛朗哥(Marisa Franco)表示, 她是《柏拉圖式友誼:依附的科學如何幫助你交朋友並維持友誼》(Platonic: How the Science of Attachment Can Help You Make – and Keep – Friends)的作者。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樂人之幸」鼓勵我們不妨把成功視為群體成就。 「沒有人能夠獨自登頂,當我們抬高別人時,自己往往也提升了,」安赫特說。 以「多重潛能者」自居的藝術家琴.葛瑞(Jean Grae),就用這樣的心態來支持朋友和同事。當某人得到一個新的機會或達到某個里程碑時, 她一定會為他們慶祝。她說當任何被視為「不一樣」的人成功時,自己會格外受到觸動。「這種事情很有激勵作用,」她說。「因為這會讓大家向上提升,使我們都得以發光發熱。」 將你的成就歸功於他人 由於情緒是有感染力的,你向他人表達感謝之意,可以讓自己和對方感受到的「樂人之幸」都變多了。所以,當你自己感到開心時,也能夠把「樂人之幸」當作可散播的事物。 要做到這一點,你不妨嘗試F E T 課程中一項名為「吹捧感謝」(brag itude)的練習,在某個人的成就或支持幫助你成功時表達感謝。一開始,你可以分享自己的成就,然後告訴對方你多麼感激他們的幫助。表達要具體明確。舉例來說,如果你朋友的會計師曾經勸你多存一點錢,你可以對朋友說:「我的存款不斷增加。謝謝你推薦這麼棒的會計師。」練習「吹捧感謝」就像是和別人分享甜點一樣,雙方都能享受到美好的滋味,也增加彼此的「樂人之幸」。 觀賞他人的喜悅 「我們對喜悅的態度往往是被動的,」佛朗哥指出。「我們認為喜悅是自然而然產生的,不是我們能創造出來的。」但是,你不一定只能等別人帶來好消息,才能練習「樂人之幸」。 你可以邀請別人分享他們的成功故事,來培養自己的喜悅心情。你可以問他們:「你今天有什麼閃亮時刻?」或者說:「我想聽點好消息,你這個星期遇見最好的事情是什麼?」詢問他人有哪些成就,讓你得以觀賞他們的喜悅,並使你有機會看到他們最好的一面。當你體驗到更多「樂人之幸」,這並不意味著你以後看到壞蛋自食其果再也高興不起來,而是得到快樂這件事本來就是有益的。章伯里斯說:「因敵人失敗而感到開心,這樣固然很爽,但是, 為了朋友大大小小的成就而歡欣, 卻能讓大家都開心。」 THE NEW YORK TIMES (NOV. 28, 2022), © 2022 THE NEW YORK TIMES COMPANY…1 分鐘
Reader's Digest Chinese edition 讀者文摘中文版|December 2023 / January 2024無人機幻想曲距今大約15年前,當無人機科技首次廣泛應用時,很多科技人開始大膽幻想,無人機科技如何在不久後的將來改變世界。 然而,倘若你抬頭看向頭頂近乎一望無際的寂寥天空,可以很清楚地知道,那些科技人的想像至今並未實現。 的確,用無人機從空中攝影非常方便,對我這樣的科技宅來說,飛無人機是很有趣的嗜好,但是我們與空中高速公路的理想,還有很大一段距離。空中高速公路將會充斥著全自動運作的無人機,載運貨物、醫療用品,甚至是外送餐點,以地面上幾乎不可能出現的超高速度,在全國上下來回穿梭。我們似乎距離這樣的世界還很遙遠。2016年,網購電商亞馬遜砸下了鋪天蓋地的大宣傳,宣布他們成功完成了首次無人機送貨服務。在精心設計的影片裡,我們看見一架亞馬遜的Prime Air無人機,從位於劍橋郡的倉庫載著一件貨物飛越鄉間,並降落在買家的花園,將貨物卸下,接著飛回基地。 但就我所知道的情況,亞馬遜至今尚未完成第二次無人機空運服務。事實上,自從發布那支影片以後,據傳亞馬遜已經縮編無人機計畫,並資遣或轉調許多參與無人機計畫的人力。 所以,無人機送貨會成真嗎?利用無人機送貨的未來,展露可能出現的曙光,但不會在英國,甚至也不會在美國,而是出現在非洲。因為同樣在2016年,盧安達的偏鄉醫院開始在Zipline公司的幫助下,一直定期接收無人機從外地送去的血液和其他醫療用品。所以無人機空運的服務,的確有可能實現。 和亞馬遜一樣,Zipline的無人機也不是使用螺旋槳的四軸飛行器, 而是飛得比較像傳統飛機。無人機利用彈射系統發射到空中後,自動飛往目的地的醫院。一旦到達目標醫院的院區上空,無人機投出酬載, 讓貨品利用降落傘落到地面,醫生再撿起地面的內容物,用來治療病患。無人機接著飛回原來出發的基地,落地時就像飛機降落在航空母艦上那樣,會有一條拉線輔助機身降落。 這套系統真的非常了不起,在道路系統尚未完善建置的國家,利用無人機高速運送血液,肯定拯救了許多性命。從那之後,Zipline公司還將服務範圍拓展到迦納,該國已經利用無人機空運了超過100萬劑的COVID-19疫苗。…1 分鐘
Reader's Digest Chinese edition 讀者文摘中文版|December 2023 / January 2024cn.readersdigest.asia寰宇采風 拯救巴黎聖母院 2019年的一場毀滅性的大火幾乎將巴黎聖母院燒毀殆盡。現在,科學家們正努力將這座深受世人矚目的大教堂恢復往日的榮光。 親子智慧 孩子的書包太重怎麼辦? 現在孩子的書包除了教科書外,還有筆記型電腦、運動服裝等五花八門用品。如何避免孩子的書包過重,對頸部脊椎造成不良影響。美國骨外科醫師給出科學建議。 健康養生 牙科焦慮為哪般? 對於看牙醫所產生的焦慮情緒很可能會導致延後約診,甚至危及生命。本文與你一起探究不安感的7個原因,有助你克服恐懼。 請關注更新@ facebook.com/chinese.rd 歡迎訂閱享受我們最佳的優惠! HTTPS://WWW.RDASIA.COM/MAGAZINE…1 分鐘
Reader's Digest Chinese edition 讀者文摘中文版|December 2023 / January 2024益 智火柴遊戲 難度:難 這個網格內包含不同長短的火柴。假設火柴從圓頭部分開始燃燒,中間不能跳段,其中允許有些火柴完全未燃、有些部分燃燒、有些全段燃完。你可將火柴有可能燃燒的段位塗黑,並將塗黑的部分與網格外行和列相對應的數字匹配起來。 趣味賽跑 難度:中 巴尼克一家—普里亞和她的孩子薩米、琳娜和卡邁勒參加了一場慈善趣味賽跑,每個人的起跑時間不同。請根據以下線索,按年齡、起跑位置和終點來幫他們排序。 • 雖然最年長和最年幼的孩子起跑時排在前兩位,但他們並沒有獲勝。 • 薩米說,如果他的鞋帶沒有斷,他就不會是最後一名。 • 最後一個出發的琳娜開玩笑說,薩米真的輸了,因為他太老了,贏不了她。 • 最年輕的卡邁勒起跑和終點都一樣,他說如果他能代替普里亞起跑,來年他一定會贏。…1 分鐘
Reader's Digest Chinese edition 讀者文摘中文版|December 2023 / January 2024珠璣集PEOPLE CAN BE LIKE, “OH, IT [THE UNIVERSE] MAKES ME FEEL SMALL”, BUT I THINK FOR A LOT OF PEOPLE IT ACTUALLY MAKES YOU FEEL UNIFIED, CONNECTED, PART OF SOMETHING THAT’S SO GRAND AND SO BEAUTIFUL. 大家可能認為宇宙讓人覺得渺小, 我倒認為它讓人覺得團結相連, 共處於一個宏偉又美麗的穹蒼下。太空望遠鏡科學研究所科學視覺開發員Joe DePasquale 不管我的角色是什麼, 戲分有多少,哪怕只給我一秒鐘的鏡頭,我也要想辦法讓你在這一秒鐘內記住我。演員梁朝偉 Tony Leung 首位榮獲威尼斯影展終身成就獎華人 小孩子很聰明。我覺得他們一直被低估了。《雞皮疙瘩》系列小說作家 R.L. Stine Kids are really smart. And I think they’re underestimated all the time. Life can only be understood backwards; but it must be lived forwards. 回顧理解人生, 前瞻體驗人生。哲學家 Søren Kierkegaard I think some things are just meant to happen; you can’t change your fate. Maybe we have a small amount of control. 該發生的就會發生,人改變不了命運,我們或許只有一點小小的控制權。演員 Sarah Snook…1 分鐘
Reader's Digest Chinese edition 讀者文摘中文版|December 2023 / January 2024手帕與我當我讀到在〈重拾手帕時光〉(2023年5月號)的開篇那串特別醒目的文字—「我用了一輩子手帕,成為笑柄,是不是還應該繼續?」,心跳突然像小鹿般跳起來,腦海裡瞬間墜回到63年前, 當時5歲的我第一次用手帕來擦拭我皮鞋的場景。想不到這世界竟然有人和我有一樣的習慣,太妙了! 跨越半個多世紀,多少次朋友謔笑我用手帕,但我總是在自己的右後褲袋裡放著一條手帕。我讀中學時想要放棄用手帕,但父母教導我, 一條手帕是成為紳士的條件之一。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紳士,但手帕成為了我的伴手。 袁倫鴻 疲倦壞事 感謝貴刊8/9月號刊登〈討厭的疲勞感〉。現在時局不寧,多注意自己的精神狀況總是對的。我以前是藥劑師,1986年被診斷出思覺失調症,所以看到許多人都需要休息,我自己也常覺得身心俱疲。有一年家庭醫生要我驗血,檢查身體是否出了狀況,不過我是覺得心好累。作者Susannah Hickling列出九大原因,其實應該再加一條,就是長期精神疾病的負面影響。我那時一蹶不振,除了就醫和服藥外,發現冥想和閱讀能夠大大提振精神。我自己也寫了一些心理健康的文章放在部落格上。倦怠不能等閒視之,我鼓勵大家好好照顧自己的心理健康。 ANDREW LOW 電影的力量 感謝《讀者文摘》Jonathan Dean 撰寫的關於史蒂芬.史匹柏的文章〈一輩子的電影夢 史蒂芬.史匹柏〉(10/11月刊)。史匹柏的電影總能引起我的共鳴。 小時候的我喜歡恐龍和有關化石的讀物,所以當《侏儸紀公園》上映時,我是第一個去電影院排隊的人。在電影中,當他們下了車,走到那些恐龍面前時,我就如同親臨其境一般。雖然我現在已經長大了,但是仍然像小時候一樣被恐龍吸引。我喜歡《第三類接觸》和《E.T.外星人》,因為我覺得如果有外星生命存在,他們一定會很友善。另外,儘管我已經看過很多遍《大白鯊》了,但牠仍然讓我感到恐懼。 謝謝你,史匹柏先生,謝謝你所有精彩的電影。 MELANIE BURGESS 您最近訪問過《讀者文摘》中文臉書嗎? facebook.com/chinese.rd 新鮮內容 競賽活動 不斷更新 來加入我們的臉書群吧! 投稿〈讀者回響〉贏得精緻筆 《讀者文摘》每期從讀者來信中精選數篇刊載於〈讀者回響〉。您讀過近期的文章,有什麼感觸,請寫信給我們。對被採用的投稿,我們將以一枝精緻的Pilot牌筆酬謝作者。我們期待讀到您的來信。…1 分鐘
Reader's Digest Chinese edition 讀者文摘中文版|December 2023 / January 2024低GI飲食燕麥粥。經常吃高脂低纖的食物和高GI值(升糖指數,glycemic index)的碳水化合物會提高糖尿病的風險。燕麥是一種高纖、低GI的食物(意思是它們不會導致血糖陡升或驟降),富含健康的脂肪。如果加牛奶一起吃會提高脂肪量,建議搭配脫脂牛奶或豆漿。 藍莓。大多數新鮮水果的GI值都很低,不過隨著熟度提高,GI值會逐漸上升。要避免第2型糖尿病,藍莓、葡萄和蘋果就特別適合。2013 年美國的一項大型研究顯示,上述水果與罹患糖尿病的風險較低有關,其中以藍莓最佳。最好每週吃3 份這些有益預防糖尿病的水果,也可以加在燕麥粥裡。整體來說,若想控制血糖,多吃蔬果是必要的。 地瓜。少吃點馬鈴薯,改吃橘色的甜地瓜,這種GI值較低,果肉也富含纖維。 大蒜。愛吃大蒜是有道理的。2013年,印度對60位第2型糖尿病和肥胖症患者進行了一項研究,結果顯示,同時服用降血糖藥二甲雙胍(metformin) 與大蒜膠囊的參與者,其空腹和飯後血糖濃度比只有服藥者的低。2017年中國另一項研究發現,大蒜精有助於降低血糖和膽固醇濃度。無論生吃、煮過或營養品形式服用皆可。 優格。等等,優格是高脂乳製品,應該要避免,對吧?那可不一定。它的飽和脂肪含量很高,但2013年美國一項大型研究指出,優格可以降低罹患第2型糖尿病的風險。原味優格的GI指數很低。請選擇無調味、不加糖或希臘優格, 而非含糖或甜味優格。…1 分鐘
Reader's Digest Chinese edition 讀者文摘中文版|December 2023 / January 2024聰明動物勇敢的路易 ANTHONY SMETANIN◎撰 一個陽光晴朗的午後,我坐在屋後的走廊上時,看到我那隻忠心的黃金獵犬路易正在院子裡玩耍。突然間,牠開始狂吠,衝向雞舍。我覺得好奇,走過去一探究竟。我走近時, 看到一條小蛇在地上蜿蜒而行。路易正繞著雞舍追蛇,一邊狺狺狂吠,決心要保護那些有羽毛的朋友。我驚訝地看著路易在院子裡左衝右突,撞倒了幾個花盆和幾尊花園地精塑像。那條蛇看到路易突然出現,嚇了一大跳,趕緊溜之大吉。但是,路易可沒打算放過,仍然繼續追逐,決心要將蛇趕出院子。兩者就這樣繞著院子狂奔,也不知道過了多久。最後,路易終於把蛇逼到花園的棚子附近,然後得意洋洋地吠了一聲,衝過去想要咬住蛇,卻撲了個空,摔進一堆落葉裡。那條蛇趁機溜進矮灌木叢中。路易從落葉堆裡現身時,表情有些茫然, 但仍決心要保護雞群。於是牠在雞舍旁邊趴了下來,以戒備的眼神四處張望,以防那條蛇再度出現。那些雞似乎也感受到路易的英勇行徑,紛紛透過雞舍的鐵絲網看著牠咯咯地叫,表示感謝之情。 就這樣,路易成了我們院子裡的英雄。 蟆口鴟求救 RHONDA DAVIES◎撰 2012年夏天,我們和一對茶色蟆口鴟有了美妙的邂逅。我和丈夫看著牠們來到我們後院,在一株距後門大約50公尺的落葉楓樹上築巢、孵蛋,接著照顧3隻剛出殼的雛鳥。 當幼鳥快要離巢時,一隻親鳥突然來造訪我們。那是中午時分,就夜行鳥類而言,這樣的行徑頗不尋常。牠棲息在我們的廚房窗戶外面, 發出一陣聲響。我往外張望,看到一條1.5公尺長的巨蜥正沿著楓樹往上爬,牠朝著蟆口鴟的巢逼近。怎麼辦呢?巨蜥當然有覓食的權利,不過算牠倒楣,這事既然與我有關,我可不會讓巢裡的幼鳥成為牠的食物。我拿一隻竹竿沿著巨蜥的尾巴輕輕劃了一下,牠便從樹上爬下來,消失在灌木叢中。後來,我們也砍斷一根樹枝,讓巨蜥無法輕易接近鳥巢。 過了幾個晚上,我們聽到鳥巢那兒傳來一陣喧鬧,接著看到幾隻幼鳥正在巢緣振翅,試著起飛。一隻親鳥則在院子對面的另一棵樹上, 對著牠們叫喚。 第二天,鳥巢空了。牠們一家子都不見了。 但是,我永遠不會忘記蟆口鴟向我們求助的景象。…1 分鐘
Reader's Digest Chinese edition 讀者文摘中文版|December 2023 / January 2024不再疼痛?也許是在瑜伽課堂上,讓你第一次覺得痛—從哪時開始下犬式對手腕造成這麼大的壓力?又或者是每週一次的壁球或網球比賽,不過一個轉身,膝蓋便大聲尖叫。這很可能是關節炎,一般發生在40到60歲之間。不過它不只是老了的問題。 截至目前,最常見的關節炎是骨關節炎(osteoarthritis,簡稱OA)。這往往是幾十年下來,身體活動磨損掉關節軟骨的結果。關節軟骨是一種在骨頭之間擔任避震器的橡膠狀光滑組織。經過多年的損耗,或者骨折、脫臼等傷害,這個緩衝器開始硬化、磨損,像條乾巴巴的橡皮筋,導致整個關節發炎和疼痛(英文的關節炎這個字根來自希臘文arthro,意思是「關節」,而itis的意思是「發炎」)。 在關節疼痛的人當中,有三分之二被診斷為骨關節炎。比例上明顯女多於男,但原因尚不明。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世界有5.28億人患有OA,隨著人口老化,未來10年這個數字還會向上攀升。 首當其衝的關節通常是膝蓋、指關節、拇指根部、下背部和臀部。患者可能會注意到自己關節腫脹,好像有種摩擦感,更有甚者是痛到半夜醒來。僵硬卡卡也很常見,尤其是早晨;扭開罐子或彎腰這種小事也變得沒有以前那麼容易了。 幸而,新解決辦法即將問世。 如何減輕疼痛? 維持健康的體重會有幫助,因為這會讓關節的負擔較小。減掉多餘的體重也能將罹患OA的風險降到最低。運動通常是醫師建議的第一種療法。多運動有助於避免僵硬,保持關節周圍的肌肉柔軟。如果還不大能運動,選擇強度低的,例如:步行、騎自行車或游泳,都是開始運動的好方法。 根據關節炎基金會(Arthritis Foundation)的說法,做瑜伽或有緩解。基金會的專家還建議去看物理治療師,他們可以教你透過一些運動來提高活動度,增加肌力來支持受影響的關節。但大多數人發現這無法消除疼痛,或者只對輕到中度症狀有幫助。 非處方止痛藥,比方說,伊布洛芬(ibuprofen)和萘普生(naproxen),可以緩解疼痛和僵硬,但並非長久之計,因為它們會傷胃。醫生可能會開立口服皮質類固醇(corticosteroid),比如強體松(prednisone),但是它會導致體重增加、情緒波動和高血壓等副作用,所以只應短期使用。 對一些人來說, 注射皮質類固醇可以暫時緩解疼痛。但最近的兩項研究一項來自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 另一項來自芝加哥羅莎琳·富蘭克林醫學暨科學大學(Rosalind Franklin University of Medicine and Science in Chicago)發現,實際上它們可能會導致OA的進展。 醫生可能還會推薦使用玻尿酸, 將它注射到關節裡,做為軟骨的黏液替代品,就像汽車引擎的油。但這無法治癒。根據去年發表於《英國醫學期刊》(BMJ)的一項具里程碑意義的研究,雖然這種注射可能暫時緩解疼痛,甚至減緩疾病的進展,但對大多數患者來說,它幾乎沒有長遠的好處。 「飲食對我來說很關鍵。我吃的發炎食物愈少, 感覺愈好。」 另一種注射療法自1980年代以來一直用於治療肌腱撕裂和關節損傷,使用的是富含血小板的血漿。抽取患者自體的血液,加入血小板之後注射。一些運動員曾試著藉此治療運動傷害,尤其是老虎伍茲。但據《美國運動醫學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的報導,似乎成效不一,還需要更多的研究來找出如何提升效果。 截至目前,唯一真正有效的OA療法是全關節置換,無論是更換指關節、膝蓋還是髖關節。全世界有數百萬人接受這種手術,但問題是這種新關節的壽命只有15到20年,所以許多醫生不建議60歲以下的人做這種手術。 與之共存的積極生活方式 班·貝本羅斯(Ben Bebenroth)是一位農場直送到餐桌的餐廳主廚, 直到進行了膝關節置換手術,他的OA疼痛才獲得緩解。15歲時,他在一次滑雪板意外傷了左膝之後罹患OA。有好長一段時間,他就靠酒精和非處方止痛藥自我治療,才能跟上繁忙的生活步調,保持活力。現年45歲的他說:「25年來,我一直以這種方式控制自己的疼痛。」 除了運動和控制體重之外,他還嘗試了玻尿酸注射、類固醇注射, 甚至進行了三次關節鏡,這又稱為「鎖孔」手術(有時會建議因傷導致的OA進行)。全都毫無效果。最後,貝本羅斯在40歲,這個異常年輕的年紀接受了全膝關節置換手術。他解釋說:「到了骨頭與骨頭相碰的程度時,你只能笑著忍受, 直到忍不下去為止。」 貝本羅斯知道,他的右膝早晚會出現某種程度的關節炎(當為了讓受傷的一側關節得到充分的休息, 而頻繁地使用另一側關節時,就會使其長期勞損)。但與此同時,手術讓他帶著新的熱情回到工作,回到了他喜愛的徒步旅行和滑雪板運動。 他也全力避免糖和酒精,並從飲食中補充營養豐富、抗發炎的食物,例如:薑黃和生薑。這些食物來自他自己種植的有機農場,並用於自家餐館中。以魚、堅果、豆類、瘦肉、大量綠色蔬菜為代表的「地中海飲食」,被公認是對關節有益的抗發炎飲食。 研究人員正在研製一種治療此種疾病的針劑。 「飲食很關鍵,」貝本羅斯說。「我吃的發炎食物愈少,感覺就愈好。」伸展、冥想和運動也有幫助。「這種生活方式幫我擺脫『對自己的痛苦感到憤怒,最後以甜食安慰自己』的被動狀態。」 新希望 有鑑於這麼多人患有O A,許多研究人員正努力尋找解法, 最終找到了一些。例如: 位在北卡羅萊納州的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研究人員正於今年展開一項臨床試驗,研究一種由吸水性聚合物製成,可模擬軟骨的膝蓋凝膠。 使用自體幹細胞來治療關節炎也充滿希望。2018年,加州史丹佛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成功分離出成年人的骨骼幹細胞,這是邁向軟骨再生的重要一步。 「我們認為骨骼幹細胞已存在了一段時間,但我們不確定,」史丹佛大學外科助理教授查理斯·陳(Charles Chan)說。「我們使用了一種叫做FACS的技術。它有點像糖豆分揀機,讓我們能根據細胞表面的蛋白質來區分大約100種不同類型的細胞。」 為了弄清哪個是哪個,研究人員將這些細胞移植到老鼠身上,看看它們分化成什麼。有些變成了骨頭。 陳和他的同事們發現,他們可以透過向這些細胞發送一套新指令來促進新軟骨的生長。在實驗中,他們藉由在骨組織上鑽一個小洞來製造微骨折。「這會刺激骨骼幹細胞在血塊中湧出,」陳解釋道。「如果不加理會,它會變成疤痕組織,或者我們所說的纖維軟骨。它就像OK 繃,把所有的東西固定住。但它不像再生軟骨那樣有彈性或光滑。」 研究小組想知道,如果改變告訴細胞該怎麼做的化學信號會怎樣呢?陳解釋說:「我們認為,或許可以在細胞發育為軟骨正要轉成骨骼時,加以干擾—誘導它們在軟骨階段完成工作。」該團隊用來試驗的化學物已獲得主管機關核准,可應用於其他方面,比如治療多種癌症的貝伐珠單株抗體(bevacizumab)。 結果成功了。他們在實驗室老鼠身上,以及將人類關節組織注入老鼠體內兩方面的實驗成果是「得到了一塊極佳的軟骨,」陳說。「它很耐用。受試者在疼痛和運動方面都獲得明顯的改善。」 該團隊目前正在為人體臨床試驗籌募資金,他們計畫從患者拇指和手指的骨關節炎開始。如果一切順利,可能會在市場上推出不僅能緩解症狀,還能治癒疾病的針劑。 緩解疼痛有新法 與此同時,澳洲的墨爾本幹細胞研究中心(Melbourne Stem Cell Research Centre)已進行許多使用脂肪幹細胞(adipose- (fat-) derived stem cells,ADSCs)治療骨關節炎的試驗。義大利和愛爾蘭也在做類似的實驗。這個想法是利用對於形成和修復軟骨與骨骼很重要的間質幹細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它們似乎有多重正向效應,包括讓身體免疫反應引發的炎症恢復正常,減少神經痛。 墨爾本肌肉骨骼專家暨首席研究員朱利安·弗萊塔(Julien Freitag) 說:「患者先接受迷你抽脂手術。」接著,將脂肪組織轉移到合格的實驗室,在那裡將MSCs增殖並注射到患者的關節中;6個月後進行第二次注射。 弗萊塔說,雖然目前仍然不清楚MSCs究竟如何編造其治療魔法,但「我們在過去9年裡進行的臨床研究非常有希望。」該研究包括一項隨機對照試驗和從實際病例收集的資料,顯示疼痛減輕和關節功能改善。「我們發現,無論是輕、中還是重度骨關節炎,患者都能從中受益。」 澳洲的墨爾本幹細胞研究中心已進行使用脂肪幹細胞治療骨關節炎的試驗。 有鑑於其他研究中心也在深入研究療法,由政府核准的突破性治療可能會在未來10到15年內出現。如果被證明和目前的研究一樣安全又有效,數百萬因傷退場的運動員將能重回運動場,或單純地更加享受日常生活。 親子樂答案 細看不同 完成組合 在右側的4 個選項中,哪一個可以填補問號處的空白,讓這一圖案完整? 益智答案 火柴遊戲 趣味賽跑 年齡(從小到大):卡邁勒、琳娜、薩米和普里亞。起跑順序(從第一到最後): 普里亞、卡邁勒、薩米和麗娜。終點順序(從第一到最後):琳娜、卡邁勒、普里亞、薩米。…1 分鐘
Reader's Digest Chinese edition 讀者文摘中文版|December 2023 / January 2024煙火13事1我們每年欣賞的跨年煙火可能是中國製的。全球大約有九成的煙火產自中國,而美國是最大的進口國,以2021年為例,輸入總值就超過6.5億美元。光是華特迪士尼公司一年的煙火預算,估計就高達5千萬美元! 2煙火起源自中國,而且自古就有。有關發明的具體細節已佚失,但許多民間傳說填補了空白。其中一個傳說是:有位名叫李田的僧人在距今約1,400年前將火藥裝入中空的竹管,製成了爆竹。他當時的目的是為了嚇唬邪靈。 3煙火之所以會在空中迸放出五顏六色華麗的樣貌,是因為混合了火藥和易燃化合物。比如銅會燃放出明亮的藍光,鍶會發出深邃的紅光,兩者混合產生了紫光。至於煙花的模樣,全靠彈殼內的化合物如何排列來決定。最受民眾青睞的是拖著長長尾巴的「彗星」、會像球形花朵般炸開的「牡丹」,及一路明閃爍不停的「閃光燈」。 41830年代,義大利人率先混入更多金屬,產生了不同的顏色。在此之前,所有煙火都是橘色的,也就是火焰的顏色。不過,煙火的形式倒是較為新式的技術。1991年,華盛頓特區上空首次出現不同於以往的樣式。當時美國為了歡迎自家軍隊從沙漠風暴行動中歸來,特地施放了紫色愛心和黃色蝴蝶結煙火。 5每年夏天,世界級的煙火藝術家都會齊聚加拿大蒙特婁參加全球規模最大的煙火比賽:魁北克國際煙火節(L’International des Feux Loto-Québec)。約有300萬與會者觀賞各國組成的隊伍搭配主題音樂競賽,比如去年墨西哥充滿活力的「鐘聲與鼓聲」(B ells and Drums),以及主打多種紫色的「向美國樂壇傳奇人物王子致敬」(A Tribute to Prince)。贏家拿不到現金,但是可以抱回金木星獎盃(Jupiters),邱比特正是羅馬神話中掌管天空和雷霆之神,可謂實至名歸。 6我們習慣看到煙火隨音樂施放(想想跨年夜的〈友誼萬歲〉(Auld Lang Syne)吧)。不過有時候煙火真能成為音樂的繆思。巴洛克音樂大師韓德爾1749年那首充滿歡樂的〈皇家煙火〉(Music for the Royal Fireworks),就是紀念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結束而作。150多年後,法國作曲家德布西的〈煙火〉(Feux d’artifice),利用鋼琴傳達出激昂的爆炸感,中間的停頓飽含滿滿的期待。 7數個世紀以來,我們都必須靠手點燃煙火,但自1980年代開始,出現了電腦控制的點火器。自動燃放的煙火可以更精確地控制大綻放的時間點,從頭到尾做到與音樂嚴絲合縫,更不用說提升安全性了。 8不過,煙火未必都按計畫進行。美國加州聖地牙哥2012年國慶日慶祝活動,就因電腦故障脫軌演出。原本預計燃放18分鐘的煙火,不到一分鐘就施放一空。約有七千發煙火齊奔放,震撼力自然不在話下,接下來觀眾一頭霧水,癡癡等著應該還有的節目。 9 其他主打煙火的文化節日還包括印度的排燈節(Diwali)和英國的篝火節(Guy Fawkes Day)。後者因為1605年叛國者蓋.福克斯(Guy Fawkes)密謀用火藥炸毀倫敦國會大廈失敗,使得英國大小鄉鎮以施放煙火或燃燒營火來紀念這一天,提醒慶祝者避免這樣的憾事重演。當然,煙火也是跨年夜的必備節目,杜拜、香港、雪梨都會舉辦盛大的煙火秀。 10 根據金氏世界紀錄,史上最大的一枚煙火是在2020 年美國科羅拉多州斯廷博特斯普林斯市(Steamboat Springs)冬季嘉年華會中所施放。這枚煙火重達1,268公斤,飛躍高空超過一公里後綻放開來,夜幕都被染紅。 11有些煙火會發出砰砰聲和咻咻聲,都是出自化學家的巧手。煙火添加了金屬管或金屬薄片,燃燒時會有嘶嘶咻咻的聲音。當然,大多數煙火都震耳欲聾,許多人(和動物)並不喜歡。新式的「安靜」煙火毋需太多能量就能綻放,已在歐洲廣泛使用,其他地區也跟進, 例如:加拿大班夫(Banff)小鎮四周是國家公園,野生動物豐富。有了安靜的煙火,對動物是一大福音。 12 正如你我所想,煙火會釋放有害物質,例如過氯酸鉀這種化學物質會造成甲狀腺問題。1990年代,華特迪士尼公司接獲加州郊區居民投訴,促成了「環保煙火」的研發。與一般煙火相比,後者排放的空氣污染物質少了65%。 13 現在出現了更環保的替代方案,在全球各地廣獲好評和採用:就是用無人機排列出閃爍的樣式。它的另一個好處是引發野火的風險要小很多。巴黎迪士尼樂園已開始採用無人機。預計2027 年以前,這項產業將有近二成的成長。煙火的未來就和其他領域一樣, 很可能由機器人所取代。…1 分鐘
Reader's Digest Chinese edition 讀者文摘中文版|December 2023 / January 2024對影成雙:多胞胎中的疾病小時候,我們四胞胎兄弟有一個本事,只要其中一人生病,其他三人就會跟進。細菌以光速傳播,因為只要有人開口說話,其他兄弟就會立刻出現同樣的症狀。誰知道疲憊或頭痛竟有如此大的傳染力? 當然,這或許也與逃課脫不了干係。但打從我有記憶起,就覺得我們四兄弟脣齒相依。我們就像一個模子刻出來似的,他們有的東西或經歷,我也覺得自己應該有才是。在成長過程中,我們就像圍繞著同一個細胞核的四粒細胞,那個細胞核就是我媽。 但機遇和成年鞏固了我們的性格。我對我們彼此之間的差異一直耿耿於懷,但自從我出櫃以後,完全能設身處地替他們著想。數年後, 我的一位兄長因睪丸癌確診,也被迫面對我們各自不同、各自擁有不同遺傳軌跡的事實。 「我是不是也該檢查一下?」很遺憾,這是我當時的本能反應。但我想,相較於面對我真正的恐懼(癌症對我兄長的影響),這本能反應或許要容易許多。幸好我的兄長及早發現,動手術植入一枚人工睪丸, 現在已連續兩年複診都無恙。 然而,我仍然想知道,多胞胎中若有一人罹癌,其他幾人的罹患風險是否會提高。 畢竟,若家族病史會增加罹癌風險,那多胞胎手足的健康狀況,豈不更能反映遺傳的可能性? 美國哈佛大學陳氏公共衛生學院(Harvard T.H. Chan School of Public Health)流行病學教授羅蕾萊.穆奇(Loreleo Mucci)說,我和多胞胎兄弟的遺傳相似性並不比一般兄弟姐妹要高。 異卵雙胞胎、三胞胎、四胞胎平均有50%的遺傳基因是相同的,不像同卵雙胞胎是百分之百。她說: 「同卵雙胞胎的家族遺傳風險比異卵雙胞胎還要高。也就是說,雙胞胎中有一人罹癌時,如果是同卵,那麼另一人罹患的風險會較高。」 她是《美國醫學會期刊》〈北歐癌症雙胞胎研究〉報告的第一作者, 也是特定族群執行委員會的原始會員。這項研究從丹麥、芬蘭、挪威, 以及瑞典的人口登記冊中,收集了80,309名同卵雙胞胎和123,382 名異卵雙胞胎30年來的癌症病例資料。 穆奇說:「在評估遺傳和環境對癌症的作用上,雙胞胎癌症發生率的研究至關重要,也為家族性遺傳風險提供重要資訊,或許有助展開針對性預防、篩檢和早期發現。」 癌症依類型,風險或有不同,但對大多數人來說,家族性風險相當明顯。研究發現,異卵雙胞胎的累積評估風險高出5%,同卵雙胞胎高出14%。儘管這項統計是把所有類型的癌症都算在內,但特定癌症(如睪丸癌和皮膚癌)的風險卻明顯提高,尤其是同卵雙胞胎。 關於雙胞胎都罹癌的時間間隔, 穆奇說,就大多數癌症來說,年齡間隔是8到9歲。然而,攝護腺癌的差異要小得多,同卵雙胞胎大約是4歲,異卵雙胞胎是6歲。 同卵雙胞胎罹癌的家族風險高於異卵雙胞胎。 耶魯大學癌症中心遺傳學家麥克.慕瑞(Michael Murray)說,三胞胎和三胞胎以上的多胞胎可能全部同卵、全部異卵,或有同卵也有異卵,所以風險不盡相同。 他說,癌症遺傳風險有兩種類型。「有所謂的單一基因遺傳風險,也就是身上2萬個基因中要是有一個受損,便會使人有罹患癌症的風險。許多人熟悉的例子就是BRCA基因(BRCA1和BRCA2)。只要其中一個受損,就會使帶有這個受損基因的人容易罹患癌症,但這個基因本身並不會致癌。」 和BRCA1基因相關的風險包括乳癌、卵巢癌、攝護腺癌和胰腺癌。慕瑞解釋,若手足二人是異卵雙胞胎或非同時間出生,而父母有一人攜帶一個受損的基因,那麼二人各有50%的機會從父母那裡遺傳這個受損的基因。所以二人可能都遺傳到或都沒遺傳到這個受損的基因,或者一人遺傳到但另一人沒有。相比之下,同卵雙胞胎則是二人都遺傳到或二人都沒遺傳到。 慕瑞說:「這種單一基因風險上升只發生在1%到2%的人口中,而有這種風險升高的人,一生罹癌的機異卵雙胞胎比較不可能全都有罹癌的遺傳風險。率是75%到85%。儘管如此,癌症發生率仍然不是100%。」 慕瑞提到另一種癌症遺傳風險, 稱為多基因風險評分(PRS)。這種人人皆有的風險是由不同基因變化組合所產生。這種新的分析方法著眼於數百或數千種基因變化,每種變化都會使某種癌症的風險略增一些,然後把這些組合成或高、或低或一般的分數。 與BRCA相關的基因,包括乳腺癌、卵巢癌、前列腺癌和胰腺癌。 「我們有必要退一步思考罹患癌症的風險,」慕瑞說。「它結合了環境和遺傳因素,而雙胞胎和多胞胎擁有很多相同的基因和很多相同的早期環境,至少在他們長大分開前是如此。」 舉例來說,我的吸菸史(直到最近才戒菸)可能使我罹患肺癌的風險高於其他兄弟。他們很明智,從來不吸菸。但慕瑞強調,我們可能有罹癌的風險,卻從來沒有罹癌。癌症的發生是奠基在微小分子的情況下: 一個人可能容易罹癌,但後續的情況沒有發生,於是也就不會罹癌。換句話說,雙胞胎中有一人確診,另一人罹癌的風險可能提高,但並不代表就需要恐慌。在這個充滿挑戰的時刻,最重要的是陪伴確診的手足, 讓他們可以宣洩情緒。家人罹癌無疑會讓人恐懼,但他們應該得到支持,不該背負別人情緒的包袱。 別以為自己明白他們的感受或投射個人的恐懼。我們不需要有「正確」的答案或任何答案,只要讓他們知道我們陪在身邊就好。 我哥很幸運,就癌症來說,他的情況相對容易治療。他真正的不安出現在手術前一晚,他擔心以後交往的對象是否看出他有一顆人工睪丸。作為他唯一的同志兄弟,而且是有實際經驗的(睪丸癌比想像中還要常見),我很高興告訴他,幾乎不大看得出來。 現實情況是,如果我們有幸長命百歲,癌症或許最終會影響到大多數的人。 「在整個人口中,年齡是癌症的頭號風險因素。」慕瑞說。「若是我們都長命百歲,就可能不得不面對某種癌症。因為隨著年齡增長,身體修復DNA錯誤的機制似乎會慢慢失靈。」 你的兄弟姐妹應感受到支持, 不需背負其他人的包袱。 幸虧慕瑞說一般常見的癌症都有預防和篩檢策略,風險較高的人還可以加強這些策略。 要是擔心自己的風險,兩位專家建議,醫師永遠是最好的專業諮詢對象。向父母或祖父母詢問家族的癌症病史,對醫師也是非常有用的資訊。 掌握確實的資訊後,你總能從朋友、家人或當地資源團體獲得支持。 我很幸運,有三兄弟可以分享經驗和學習,其中包括了好事、壞事和在生命光譜兩端之間的一切。…1 分鐘
Reader's Digest Chinese edition 讀者文摘中文版|December 2023 / January 2024尋找聖誕老公公摘自 AFAR 腳步輕盈的聖誕精靈歡樂地穿梭於芬蘭北部的一片松樹林中,他們在聖誕老人的指揮中心和玩具工廠裡幫忙。木工小作坊裡飄出新刨雲杉的氣味, 一台呼呼轉的機器正在不停地將蓬鬆的材料塞進天鵝絨般柔軟的粉紅色獨角獸玩偶中。 我來到了聖誕老人祕密森林(Santa Claus Secret Forest,芬蘭文叫做Joulukka),但是你在地圖上找不到這個地方,而且這兒只接待事先預約的訪客。今晚天色黝黑朦朧,我感覺自己彷彿被罩在一個袋子裡。為我引路的,只有雪地中的燭光,以及寒風中精靈那高亢的聲音。 「你當精靈多久了?」我問其中一個精靈。 「127年,即將邁入128了。」 「你們在這裡會害怕嗎?」 「不會。我們有好多動物朋友會幫忙。」 「洗手間在哪?」 「我會帶你去神奇洞,遊客都是在那裡讓肚子暢快的。」 這趟行程是2021年11月為期兩週的芬蘭之旅中的一部分。我此行的任務是尋找那位似乎全世界無所不在,但同時又好像哪兒都找不著的人物:聖誕老人。 1927年,芬蘭廣播電台主持人馬庫斯.勞蒂奧(Markus Rautio) 宣稱,聖誕老人的家鄉已經確定就位在芬蘭最北部拉普蘭區的耳朵山(Korvatunturi)。接著,他又暗示,聖誕老人能聽見北風傳送來的聲音,即便是最最微弱的低語。 另一位廣播電視界名人尼婁.塔爾瓦雅爾維(Niilo Tarvajarvi),在1960年代逛過美國的迪士尼樂園後,腦袋裡浮現出要好好利用聖誕老人神話的念頭,但是這個想法直到1980年代才勉強推動起來。當時芬蘭旅遊局正在絞盡腦汁為拉普蘭區擬定一個新的旅遊策略,因為該區雖然擁有諸多特色─它是歐洲極少數保留原始風味的荒野;該地還有薩米人(Sami)豐富的原住民文化─卻一直沒有吸引到足夠的旅客。怎麼辦呢?就讓拉普蘭成為聖誕老公公的家鄉吧。 有關當局認為耳朵山地理位置太偏遠了,於是腦筋動到羅文尼米(Rovaniemi),這裡是拉普蘭的首府,位在耳朵山東南方364公里處,緊挨著北極圈邊緣。二次大戰期間,羅文尼米90%都被戰火摧毀了,但是,芬蘭最偉大的建築師阿爾瓦爾.阿爾托(Alvar Aalto) 1945年開始重建該地,讓這座城市的道路俯瞰起來猶如馴鹿的頭與角。 1984年,拉普蘭省長宣布該省為「聖誕老人的故鄉」。一架協和號客機開始往返倫敦和羅文尼米機場─ 該機場也被官方重新命名為「聖誕老人故鄉機場」。 一年後,在芬蘭旅遊局的督導下, 打造出位於羅文尼米北部的聖誕老人村。這個旅遊景點由大約50家私人公司經營,提供遊客搭乘馴鹿雪橇等活動,而且還有聖誕老人郵局, 該郵局每年可以收到高達五十萬封郵件(地址是:Tähtikuja 1, 96930 Arctic Circle, Finland)。聖誕老人村全年開放,是名副其實的春、夏、秋、冬四季樂園。 如今,芬蘭聖誕老人的形象已經由一家聖誕老人經紀公司Santa Claus Foundation所掌控,這是家私人公司,與40個品牌有合作關係, 包括芬蘭航空,和提供旅遊資訊的網站Visit Finland.com。為推廣芬蘭是「正牌聖誕國度」的訊息,該經紀公司想方設法讓聖誕老人幾乎無所不在,比如他可能一邊在赫爾辛基與哈林籃球隊打籃球,一邊搭乘穿越亞洲的友誼列車。經紀公司總裁亞力.阿佑哈勒尤(Jari Ahjoharju) 稱他是「芬蘭最有名的人。」 如今,聖誕老人早已深深植入芬蘭人的意識中,任何暗示他可能來自其他地方的言論,聽到芬蘭人耳裡,最友好的反應就是把它當成一個笑話,最激烈的反應則是認為這是對他們的輕蔑。在一場原本氣氛融洽的商務午餐上,一名芬蘭婦女用指關節敲著桌面,用我在芬蘭見過最強硬的姿態指出:「聖誕老人不是來自北極,他來自芬蘭。」 聖誕老人在真實世界的原型是聖尼古拉斯(St Nicholas of Myra), 他是西元三到四世紀的人,住在現今土耳其南部地區。由於對孩子是出了名的慷慨、慈悲和善良,聖尼古拉斯的事蹟在歐洲普遍受到尊崇。長久以來,他過世的日期─12月6日,都被拿來作為頌揚仁愛和慈悲行為的節日。 1810年,紐約歷史學會創辦人之一約翰.平塔德,委託藝術家亞歷山大.安德森(Alexander Anderson)幫該學會在12月6日舉辦的慶典,設計一個聖尼古拉斯的造型。結果安德森把聖尼古拉斯畫成送禮物給小孩的人,畫面裡還有襪子掛在壁爐邊。 漸漸地,有關聖誕老人的詩歌、散文和圖畫,有如滾雪球般越來越多,而他也逐漸從一名身材瘦削的主教,演變成肥胖的大眾之友,乘著馴鹿拉的雪橇環遊世界。他被重新命名為聖誕老人(Santa Claus)。據信第一個展示聖誕老人住在北極的人,是畫家湯瑪斯.納斯特(Thomas Nast)所畫的漫畫,該漫畫刊載於1866年12月的美國雜誌《哈潑週刊》(Harper’s Weekly)。 聖誕老人的芬蘭文是Joulupukki, 意思是「尤爾山羊」(Yule Goat),這個稱呼既是指聖誕老人,也是指芬蘭早期的非基督教傳統慶典。在這個慶典上,男子裝扮成有角的山羊,向人們索討尤爾節(Yule feast)慶典剩下的食物。到後來贈予取代了索討,尤爾山羊開始發放禮物,他們會先敲門,詢問「這裡有沒有乖寶寶呀?」 每年大約有74萬名在羅文尼米過夜的旅客,為當地帶來2億6千萬歐元的收入。該市旅遊業總共聘僱了1,800人,總人口也不過62,420 人。每年的11月到次年3月,這裡與歐洲許多大城市都有直飛航班,包括巴黎、倫敦、布魯塞爾和杜塞道夫。當地旅遊局總經理桑娜.卡爾凱南(Sanna Kärkkäinen)一一列舉當地美麗的雪景和北極光等,最後總結一句話:「不可能還有別的地方能讓聖誕老人更開心的了。」 該市有諸多聖誕主題的旅遊景點,其中包括1998年開始營運的聖誕公園。2009年,當地一家旅館的老闆凱亞.伊凱海莫-蘭基南(Katja Ikäheimo-Länkinen)和逸卡.蘭基南(Ilkka Länkinen),向芬蘭政府和羅文尼米市買下該公園的大多數股權。當時這個公園主打的是騎旋轉木馬和紀念品商店,但是一直賺不了錢。伊凱海莫-蘭基南說:「我們自問,怎樣才能做得更好?怎樣才能讓這個完美的童話故事成真?」這對夫妻重新打造聖誕公園,添加了一個項目:聖誕老人祕密森林,以提升吸引力。 聖誕公園興建在西法聖法拉山(Syväsenvaara)一個早期的防空避難地點,前往該公園需要通過一處50公尺長的斜坡地道,地道的牆壁上映照著綠色和紫色的模擬北極光。隨著我們這群快樂的遊客越來越深入地道,我們那位一路咯咯笑的「精靈」嚮導索菲娜─一個不折不扣的成年人─也越來越帶勁。說實話,我不太習慣看到10歲以上的人表現出如此按捺不住的雀躍之情,我的心思不由得來回擺盪, 一會兒覺得有趣,一會兒又帶著幾分戒心。 等我們終於來到聖誕公園中央, 已經跨過北極圈。柔和的白色燈光閃耀在樹梢與松枝上,隨處可見堆放的禮物。精靈也是無所不在,他們忙著在郵局分類信件,在精靈學校教書,或是在薑餅廚房裡幫忙聖誕老婆婆。這裡所有的精靈看起來都很冷靜,也很開朗。 我搭乘一輛雪橇形狀的火車,快速穿越過互動式的冬日夢幻場景, 顛簸了五分鐘後,我感覺有點反胃。後來有人告訴我,有一個男孩搭乘這個火車超過兩千次。 走進精靈的小作坊,我在一張原木桌前坐下,用紅色的毛氈布、木頭和羊毛來做聖誕老人吊飾。在滿臉笑容的索菲娜陪伴下,我把成品釘在牆上,與其他幾十件吊飾為伴:這些聖誕老人吊飾有些留著短鬚,有些留著蓬鬆的大鬍子,有些臉孔紅潤,有些臉色白皙。但很可惜,我沒看到聖誕老人,他不在郵局,也不在辦公室裡;他那擺滿了靠枕和馴鹿毛皮的木椅是空的。 當我問起聖誕公園總共有幾名聖誕老人時,伊凱海莫-蘭基南微微一笑,「我們其實只有一位聖誕老人─也就是那位會拜訪全世界所有家庭的聖誕老人。」我心想:什麼時候我才能見得到他呢? 芬蘭官方的聖誕老人只會穿著經過芬蘭經濟就業部核可的服裝。譬如說,根據逸卡.蘭基南撰寫的《聖誕小手冊》(A Little Book About Christmas),他的背心必須由紅色毛氈料製成,配上一件「淺色的」麻質襯衫、「苔蘚綠的褲子」、白色手套、羊毛襪,再加上一頂紅色毛氈帽。其他「重要元素」還包括「大肚腩」和眼鏡,鏡框的形狀可圓可方, 但必須是金屬的。 聖誕老人的行為也同樣受到嚴格規範。手冊也宣稱,他「絕對不可露出急急忙忙的模樣。他也不會和人討論政治或宗教,而且他「不喝酒精類飲料」。 2017年,芬蘭教育文化部把「聖誕老人傳統」添加到非物質文化遺產名單中,與另外51個項目並列─包括芬蘭浴和「人人都有權利造訪大自然的每一個地方」。負責這份名單擬定的芬蘭文化遺產局局長這麼寫道:「芬蘭的聖誕老人傳統不只在芬蘭家喻戶曉,在其他許多國家亦然。」 儘管如此,目前聖誕老人的芬蘭故鄉還是面臨危機。北極地區暖化的速度是全球平均速度的3倍,而且根據芬蘭氣候變遷小組在2021年的一份報告預測,羅文尼米將成為芬蘭境內受氣候變遷打擊最大的地區之一。「氣候日漸暖化,以雪景和冰上活動為主的冬季旅遊前途岌岌可危,」奧盧大學(University of Oulu)專研北極觀光與環境變遷的卡瑞娜.特佛-肯卡瑞博士(Kaarina Tervo-Kankare)與兩名同事在2013年如此表示。 誓言要在2035年達到碳中和的芬蘭,全境約四分之三土地被森林覆蓋,而它的空氣和部分水源是全世界最乾淨的。芬蘭有41座國家公園和大約20萬頭馴鹿。如今,芬蘭所做的觀光推展,其實等於是在保護它的自然資產。目標是把芬蘭變成全球最能維持一定水準的旅遊目的地。 2020年,該國發起一項七步計畫,以協助旅遊公司與景點提升永續力。完成訓練並通過考核的公司與景點能獲得芬蘭永續旅遊認證, 這份認證每隔一到兩年會重新評估。芬蘭人希望藉由保護地球上屬於他們的部分,來吸引志同道合的旅客。 我告別童年已經幾十年了,但有些東西似乎永遠不會變。那天晚上, 我終於見到了聖誕老人,在聖誕老人祕密森林的指揮中心,他坐在那張雕花繁複的木椅上。新鮮的松枝垂掛在他頭頂,精靈們徘徊在他身邊歡呼。我注意到他的靴子被雪弄濕了。 我微笑著排隊等待與他見面,當他朝我伸出戴著白色手套的手,我連忙走上前。然後,他問我聖誕節想要什麼,我告訴他了。 芬蘭人宣稱聖誕老人就是芬蘭人。 AFAR (DECEMBER 14, 2021), COPYRIGHT © 2021 BY AFAR MEDIA…1 分鐘
Reader's Digest Chinese edition 讀者文摘中文版|December 2023 / January 2024康提基號遠洋冒險摘自 GEC 這是一次危險的實驗。1947年,挪威自然科學家索爾.海爾達(Thor Heyerdahl) 與5名夥伴坐木筏從祕魯出發,前往7千公里外的玻里尼西亞群島。他想證明這個太平洋島上的居民最早來自南美。許多專家對此嗤之以鼻。但根據最新的基因分析, 這場冒險並非空穴來風。 不到幾分鐘,康提基號木筏周圍原本平靜的海面就掀起了驚濤駭浪: 黑壓壓的烏雲布滿天空,海面上狂風呼嘯。木筏被凶猛的海浪掀起5、6公尺高,又重重摔下漆黑深邃的海面。木筏在狂風中飄搖,結成木筏的原木彼此相撞。 索爾.海爾達,這位32歲的遠征隊隊長抓緊船首的索具。就在這時, 一聲呼救劃破狂風。一名隊員掉進海裡了。他在浪濤中載浮載沉,試圖抓住木筏的舵葉,卻徒勞無功。 海爾達喊叫著下達指令,但狂風中無人聽見。一名隊員試圖丟出救生索,卻卡在收納盒當中。另一名隊員把救生衣拋進風裡,卻又被強風吹回甲板。落難隊員的身影就快從浪濤中消失不見了。船員既無法調轉木筏,想要逆風行駛更難如登天。終於一名隊員奮不顧身躍入海中,他一手划水,一手抓著件救生衣,救生衣上綁了根繩索到木筏上。 在距離木筏20公尺處,兩名隊員終於在波濤中抓住彼此。木筏上其他成員趕緊收束繩索,將二人拉回。他們擔心鯊魚來襲。 但暴風的威力仍持續增強當中。康提基號下方掀起了7公尺高的巨浪,船尾的舵手不時會被及腰的海水淹沒。有那麼一刻,木筏好像靜止不動,接著海水會從原木的縫隙之間退去,然後康提基號就像酒瓶上的軟木塞一樣彈出海面。 船上6人只能牢牢抓住身邊任何可以抓住的東西。他們將一塊板子固定在掌舵處,好讓舵手安全站立。甲板上早已布滿滑不溜丟的海藻。暴風中,原本深深嵌入9根輕木凹槽的繩索鬆動了,方向舵最後應聲斷裂,接著強風又把帆給扯破。 時間來到1947年7月21日,探險隊已在太平洋上航行了7個星期。索爾. 海爾達跟5名夥伴乘坐依照南美古老傳統打造的木筏,從祕魯展開7,000公里的航程,希望抵達玻里尼西亞的土亞莫土群島(Polynesian Tuamotu);不過這趟航程最後會到哪裡,他們也不清楚。這趟航行是為了解開人類移民史上一大謎團:玻里尼西亞人究竟來自何處? 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島國和大陸之間的距離,像玻里尼西亞這般遙遠。居民在島上已經生活了好幾個世紀。大部分學者在1940年前後都認為,島上居民的祖先來自亞洲。 但另一方面,海爾達卻相信南美洲原住民曾乘坐輕木造的筏,在西元500年左右征服這座遙遠的島國。他的論點太過大膽,以至於無人支持:當時的研究認為,木筏不可能從南美洲橫越太平洋。但海爾達認為這個解釋十足可信,想要加以證明。沒有人相信康提基號可以抵達公海,何況它是靠著瓊麻繩將9根輕木加橫梁固定,只有一頂竹搭的小棚可供隊員遮陽避雨。 關於康提基號的故事要從10年前的玻里尼西亞法圖伊瓦島(Fatu Hiva) 說起。年輕的動物學家兼地理學家索爾.海爾達受到挪威奧斯陸大學委託,前來調查島上動物如何藉由風和洋流,從一個島遷徙到另一個島。海爾達捕捉無數的甲蟲和魚,辨識各個物種和研究牠們群體的大小。一天,他在附近島上的雨林裡發現了一群矮胖的石雕,有著扭曲的臉孔和誇張的大眼,與他稍早在南美洲一次地理考察中所見到的祕魯牆上浮雕十分類似。當天稍晚他遇見了一位當地人,告訴他一個古老的傳說:「我們曾居住在遙遠大海彼端廣袤的土地上。」那人名叫泰伊. 泰圖亞(Tei Tetua),是世代統治法圖瓦伊島東岸的一個部落的後裔。老人手指東方,正是南美洲的方向。傳說祖神提基(Ti ki)曾帶領玻里尼西亞人的先祖來到此處。海爾達被弄糊塗了:今日的祕魯或厄瓜多先民怎麼可能來到玻里尼西亞?跟著,他在海灘上觀察到海浪如何隨貿易風自東湧入。他在日記裡寫下: 自古以來,風和雲都是從南美洲的方向吹來:這現象也決定了島上物種傳播遷徙的方向。海爾達下了一個結論:島上的生命都來自東方。 1938年他返回挪威,開始尋找南美人和玻里尼西亞人早期接觸的證據。過程中,他一點一滴地發現兩者驚人的相似處,最後甚至找到法圖瓦伊島人告訴他有關玻里尼西亞守護神提基的線索。 根據一本南美洲的神話著作,印加太陽神維拉科查(Virakocha)或許原本稱作「康提基」(Kon-Tiki), 也就是「太陽神提基」(Sun-Tiki)。根據其中一個傳說,他曾向西朝玻里尼西亞的方向航行。有沒有可能「提基」就是「康提基」?印加先民是否就是從今日的祕魯或厄瓜多來到太平洋群島?海爾達研究古代航線,在航海圖上檢視玻里尼西亞與南美洲之間的風向和洋流。他知道從前很多南美人會在今日的厄瓜多海岸雨林區砍伐輕木,紮成木筏出海。海爾達推測他們的航海和駕船技巧很高明。他將他們遷入玻里尼西亞的時間訂在西元500年前後: 根據考古學家發現,當時祕魯和厄瓜多沿岸的居民已經可打造出堅固的木筏。 但幾乎無人對海爾達的理論感興趣。也沒有出版商願意出版他的書。科學家都拒絕相信。南美洲原住民也說不知道有航向大海的船。他們的祖先絕不可能遠行到玻里尼西亞。一位學者自作聰明地建議:「你不如自己駕一艘輕木做的筏,從祕魯航行到玻里尼西亞試試看。」 用千年古老技術造一艘筏航行, 勢必風險難料。但與此同時,也是一條科學驗證的嶄新道路。從來沒有一位考古學家以如此驚人的方式檢視理論是否可行。為了讓自己的想法受到重視,海爾達必須勇敢親身嘗試。 1946年夏天,海爾達在紐約的探險家俱樂部結識挪威工程師赫曼. 沃辛格(Herman Watzinger),對方主動表示想一同前往。一名金融家甚至願意贊助這趟旅程,只要他們承諾事後會撰文和舉辦巡迴演說。 數月後,海爾達組織了一支探險隊,隊裡沒有經驗豐富的水手,這樣就不會有人質疑他的隊員比早期的航海者更懂得航行。況且他也不認為,比起那些初出茅廬的探險者,水手會更懂得操縱木筏。他反而邀請了幾位挪威朋友加入,除了沃辛格以外,還有畫家艾瑞克.赫索伯格(Erik Hesselberg)、專業無線電通訊員諾特.霍格蘭(Knut Haugland) 和托爾斯坦.拉比(Torstein Raaby) (他們負責向利馬氣象站回報海上的天氣,並在緊急情況下發送SOS 求救訊號),以及最後加入的瑞典民族學家班特.丹尼爾森(Bengt Danielsson)。 海爾達接洽了美國軍方,將他的行程包裝成替美軍測試新式裝備的大好機會。他收到防水睡袋、潮濕時可燃的火柴、最新型爐具和防曬乳、特殊營養口糧輕便包、橡膠背包、特用鞋和684罐鳳梨罐頭。一名英國軍醫給了他「鯊魚粉」,只要往海裡丟上幾塊,就能驅散鯊魚。 接著海爾達與一名夥伴到厄瓜多,那裡的海岸雨林長著輕木。他們在叢林裡砍下12株大樹,將樹幹用樹藤綑綁,做成兩艘木筏,然後乘木筏順流而下,來到太平洋出海口, 那裡有一艘船,將他們沿海岸線一路拖行到祕魯。 1947年春天,他們開始在祕魯首都利馬附近打造康提基號。首先與20 名陸戰隊員聯手將輕木劈成原木, 然後將14公尺最長的木料放在中間,兩旁再對稱擺上長度遞減的原木,讓船頭形成一個鈍頭犁的形狀, 最後再將300條瓊麻搓成繩,對準原木上的凹槽綁緊固定。 木筏是根據早期歐洲探險家抄錄的古代舟筏草圖而建,參考了考古學家在1,500年前於南美洲沙漠古墓中發現的袖珍木筏模型:模型上的小原木是用麻繩或海豹皮做的皮帶綑綁固定,顯示了在船首與船尾如何排列以降低海水阻力;一片蘆葦編織的長方形帆還掛在桅杆上─海爾達則是用麻布做了一張類似的帆。 在康提基號的原木縫隙之間,眾人塞入5片2公尺長的松木板當龍骨,防止木筏因側風轉向;在與原木垂直的方向,每隔1公尺加上一根橫木,然後擺上竹竿做的結實格柵當甲板。這些格柵之上,又再鋪上了一層竹管編製的隔墊,讓人可以在上頭睡覺、行走和生活。之後隊員會把下方的格柵用來存放糧食和物資。 隊員們在甲板上架起了一頂棚屋作為睡覺的地方。它的前方是紅樹做的桅杆,由兩根竿子綁在一起,上面還有一根橫梁,也就是橫桁,他們把帆裝在上頭。桅杆的最上方裝設了一塊木板當作瞭望台。他們還可以在上面操作另一張較小的帆。 儘管他們盡力遵循歷史紀錄和傳說,但並非所有的問題在行前都已獲得答案,好比當時先民是否用其他像是樹脂、蠟或橡膠的溶劑浸潤過木筏?原木又是多久拆卸下來一次帶到岸上晾乾? 海爾達內心愈來愈清楚,這次遠征很可能賠上大夥的性命,像是無線電通訊有可能會失靈;充氣小艇可能經不起風浪,也容納不下6個大男人;另外緊急狀況下是否會有船出現拯救他們,也無人知曉。 1947年4月27日,木筏被授以印加太陽神之名。翌日,這艘脆弱的木筏就啟航了。上面載著56壺1,041公升的飲用水、香蕉、甘藷、瓠瓜和200 顆椰子。每名隊員都有一個裝私人物品的箱子,另外的兩只箱子裝著六分儀和風速計之類的儀器,以及一架16毫米的攝影機和膠捲底片。 隊員們把紙板箱推進事先用黏稠柏油和沙子做過防水處理的船艙。他們儲存了約莫4個月的軍需。如果一路順風的話,海爾達估計至少要97天才會抵達土亞莫土群島。 下午4點30分左右,一艘拖曳船將康提基號拖到90公里外的大海, 好讓它不在航道上啟程。拖繩被切斷的那一刻,舵手將木筏對準洋流的方向,隊員們揚起太陽神標幟的帆。他們依然對前哥倫布時期的航海活動知之甚少,無人可指點迷津。他們操控著6公尺長的舵,尾端有一片舵葉延伸到海底。 很快地吹起了強勁的貿易風,讓船吃飽了帆。他們每隔兩小時就換人掌舵。為了測量船速,他們將一小截木片從船頭丟進海裡,計算它漂流到船尾的時間,這樣就可以算出木筏前進的速度。通常他們將船速維持在每天70公里以上。 他們就像漂流木一樣漂流。五顏六色的熱帶魚會聚集在木筏底下。海爾達寫道:隊員們晚上睡覺時, 覺得就像躺在一隻巨大、會呼吸的動物脊背上,牠的木質骨架會隨著海浪發出擠壓、摩擦、碎裂或刺耳的聲音。 儘管原木相互碰撞摩擦,但繩索並沒有鬆動:海水已導致輕木的外層膨漲,繩索看起來就像是嵌在了軟木塞裡。這趟航程主要是隨波逐流消磨時間。船上的甲板距離海面實在太近,有一次浪打上來,把一尾黑刃蛇鯖沖進了睡袋裡:這是一種連研究人員都不曾觀察過的活體帶狀鰆魚。海爾達寫道:「也許一定要乘木筏航行才會發現這麼古怪的魚。」他們也用魚竿釣海豚和黃鰭鮪魚,放進船艙旁的爐子煎來吃。研究人員先前假定海洋生物只會出現在離岸的洋流附近,因此認定早年那些遠渡重洋的航海人最後都餓死在公海上。但海爾達和同伴們發現,遠洋其實很容易捕到魚。鯊魚常圍在木筏四周。此外,隊員會用張開的帆布收集雨水。 一連幾週,康提基號都向西漂流。他們一次又一次改變帆的角度,好測試木筏的操控性。經過6個星期的嘗試,他們終於發現前哥倫布時期的航海人是憑藉多麼簡單的技巧導航船隻:就是升起或放下中插板。這是康提基號的隊員第一次可以掌控木筏,決定它大略的前進方向。 海爾達收集浮游生物、記錄航海日誌,或從連接木筏的充氣艇上用攝影機拍攝影像。隨後,7月21日, 航行的第85天,風暴來襲。有位隊員掉進海裡,幸好千鈞一髮之際被救起。這場風暴持續了5天,狂風和巨浪擺弄著木筏,最後大夥能夠倖存,全因恪守流傳千年的木筏建造傳統。要是他們用的是鋼纜,木筏一定在狂風中被鋸斷,但如今瓊麻繩依舊完好地嵌在凹槽裡。如果海爾達團隊用的是乾燥後的輕木,那麼現在原木肯定吸飽了水沉入海裡; 但剛砍下的樹幹因飽含汁液,顯然具有某種浸潤保護的效果。 9天後的7月3 0日,突然出現了海鳥,繞著木筏飛舞。就在清晨的第一道曙光中,東南方海平面上隱約浮現一個細小的黑影。是普卡普卡島(Puka Puka)!隊員們根據航海圖和測量結果推斷,它是玻里尼西亞東側外海的土亞莫土群島前哨站─ 普卡普卡島。 但是風和洋流載著康提基號越過了它。幾天後,他們再次看見島, 是距離祕魯6,853公里的方阿陶環礁(Fangatau)。他們發現了一座潟湖、棕梠葉蔽頂的小屋,和划著舷外托架獨木舟匆匆向他們靠近的當地人。但他們無法穿越外圍的珊瑚礁。 到了8月7日,他們抵達土亞莫土群島的拉羅亞環礁(Raroia Atoll)。這次,他們直接朝著島上漂過去,遠在幾百公尺外,他們就看見環礁附近洶湧的浪濤。不過,負責烹飪的隊員還是冷靜地為同伴端上食物。海爾達迅速記下:「見真章前的最後一餐。」接著,就把這本珍貴的航海日誌給收了起來。 上午9點50分,一位無線電通訊員向西邊拉羅湯加島上一位之前就聯絡上的業餘無線電愛好者發送了一條訊息:如果未來36小時沒收到康提基號隊員的消息,請協助通知華盛頓特區的挪威大使館。最後他跟對方說:「好了,只剩最後45 公尺,我們要前進了,再見。」 當木筏接近環礁,隊員們抓緊了索具。大浪將木筏推高,又重重從頭頂摔下。其中一名隊員大喊:「你們看木筏,它撐住了!它撐住了!」 但緊接著一道8公尺高的巨浪襲來,將康提基號吞沒。這股力量折斷了桅杆、粉碎了舵葉。橫梁遭到破壞,甲板被掀起,棚屋也被壓垮,隊員們跌坐在繩索和竹甲板的殘骸之間。只有9根粗壯的輕木挺過巨浪, 依然綑綁在一起。 不久後,木筏的殘骸撞上了環礁的一階。浪濤將木筏推上這座珊瑚花園的頂部。儘管礁岩鋒利,但船體幾乎沒有大礙。粗壯的原木在無關緊要的部位被削去了6、7公分,但也只割斷了300條繩索中的4條,其餘的瓊麻繩依舊牢牢地嵌在凹槽裡。 筏上的6人從殘骸中跳進潟湖,涉水登上環礁的一個小島。經過將近7,000公里101天的航程,他們終於上岸了。海爾達將手指插入沙裡。沒人受重傷。最多只是擦傷和一些輕微的刺傷。無線電很快恢復了通訊。他們發出一則電訊,然後種下一株從祕魯帶來的椰子。 他們在這座無人島上生活了6天, 把箱子從康提基號搶救回來,靠著吃螃蟹、椰子和捕魚維生。接著,一艘舷外托架獨木舟的白色三角帆出現在海面上。探險隊員在沙灘上揮舞著旗幟,直到兩名當地人把獨木舟泊在沙灘上。海爾達用玻里尼西亞語大聲向他們問候:「伊呀歐拉那!你們好!」對方也答:「伊呀歐拉那。」 第二艘獨木舟也靠岸了。其中一名當地人會說些法語,告訴他們幾天前晚上,他們看到島上有火光。他們邀請新到訪者到他們的村子,就在潟湖對面的一座島上。村裡的酋長在那裡歡迎他們。他也能說點法語, 稱康提基號叫「拍拍」,也就是玻里尼西亞語木筏的意思。當其他玻里尼西亞人讚嘆著用輕木做的筏時,酋長告訴他們,他的祖先也曾坐拍拍出海。不過,康提基號上的瓊麻繩卻讓玻里尼西亞人笑開了口。他們說瓊麻繩在海水和陽光下撐不了太久,跟著拿出椰子纖維和麻編製的繩子。這些繩子可以用上5年。 他們登陸的消息傳遍了世界。一艘大縱帆船被派至島上接隊員和木筏回大溪地。隊員們在那兒接受歡慶,並以大溪地酋長之名施受洗禮。 海爾達受邀到世界各地演講,成為數十個地理學會的榮譽會員和戰後最富盛名的自然科學家之一。後來又有40多人仿效他乘坐最原始的木筏出航,但許多專家對此依舊抱持懷疑。對他們來說,海爾達不過是一個「大膽的維京人」,而他的木筏航行不過是「一場精彩的冒險」。 在康提基號完成航行後幾年,又出現了與海爾達理論相左的間接證據。在太平洋的許多島上,發現了早期拉皮塔文化(Lapita Culture)的遺跡。這支文化的祖先明顯是從西邊而來。語言研究和基因檢測也顯示皮膚白皙、身材高大的玻里尼西亞人的祖先,跟美洲大陸的關係不如跟亞洲來得親近。 不過,在海爾達過世20多年後,現今的研究似乎又證明了他的理論有部分正確:2020年,美國史丹佛大學研究團隊利用807位玻里尼西亞人與南美洲人的基因分析證明,兩邊的祖先早期確實有過接觸,時間很可能就在800年前! 研究人員在諸多群島居民的基因檢測當中,發現了馬克薩斯群島(Marquesas)居民的祖先絕對和哥倫比亞或墨西哥南部的原住民有關。2021年9月,一份關於東太平洋地區人類遷徙狀況時間範圍的基因研究,也證實了上述結果。 南美洲的探險者是否真如海爾達所猜想的,在群島西邊的玻里尼西亞先民來到之前,就已經在東太平洋的某些島上建立了據點?也有可能、而且極有可能的是:大膽的探險者從馬克薩斯群島飄洋過海去到南美洲,又在南美洲原住民的陪同下回到了馬克薩斯群島。 可以確定的是:早在歐洲人抵達玻里尼西亞之前,美洲和玻里尼西亞就曾透過航海有過接觸─正如海爾達的木筏航行所證明的。基因分析則指出,南美人與玻里尼西亞人首次接觸或許就發生在法圖伊瓦島─ 也就是康提基號冒險的起點。 FROM GEO (FEBRUARY 2022); © DIRK LIESEMER, LARS ABROMEIT/GEO/DDP…1 分鐘